甘凉二麦熟,喜值王师班。
去岁谷踊贵,今已减七钱。
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
军需所会地,宁免物价艰。
嗟哉淳朴民,安静无他言。
是予所深嘉,不靳泽频颁。
予泽惟补罅,天泽斯普全。
从此雨旸时,秋成更冀焉。
讵易复元气,庶稍救眉燃。
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顾炎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甘凉二麦熟,喜值王师班(甘州和兰州的小麦丰收了,这真是值得高兴的事啊,正当军队凯旋归来的时候)
去岁谷涌贵,今已减七钱(去年粮食价格高昂,现在已经便宜了很多,减少了七成的价格)
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虽然朝廷多次免除赋税,但灾害干旱仍然不断)
军需所会地,宁免物价艰(军队需要的物资集散之地,怎能免去物价的艰难困苦呢)
嗟哉淳朴民,安静无他言(唉!那淳朴善良的老百姓,他们平静地生活着,没有其他言语)
是予所深嘉,不靳泽频颁(我对此深感欣慰,因此毫不吝啬地多次赐予他们恩泽)
予泽惟补罅,天泽斯普全(我的恩泽只是用来修补漏洞,上天的恩泽却能普遍保全)
从此雨旸时,秋成更冀焉(从此雨水和阳光都能及时到来,秋天的庄稼一定会再次丰收)
讵易复元气,庶稍救眉燃(哪里容易恢复元气,但愿能稍微挽救一下眉睫之急)
时若宁可必,西望仍忧先(如果时间许可的话,我还是担心西边的战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的关心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诗中的“甘凉二麦熟”和“去岁谷踊贵”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和过去粮食价格高昂的情况。而“正供虽屡免,其如灾旱连”则反映了尽管朝廷多次免除赋税,但自然灾害仍在继续。最后两句,“嗟哉淳朴民,安静无他言”和“是予所深嘉,不靳泽频颁”,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对自己施以恩泽的自豪感。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希望与忧虑并存的氛围,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