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盘雨优渥,西来觉不逮。
曾无百里隔,何致顿尔异。
因悟云依山,宾主自殊势。
傍晚云低田,设雨必滂沛。
又不能无望,惟是殷祈岁。
夕阴
田盘雨优渥,西来觉不逮。
曾无百里隔,何致顿尔异。
因悟云依山,宾主自殊势。
傍晚云低田,设雨必滂沛。
又不能无望,惟是殷祈岁。
【注释】
夕阴:夕阳的余晖照在田野上的景象。
田盘:指田地的形状像盘子一样整齐。雨优渥:雨水滋润肥沃。西来:从西边而来。觉:察觉。
曾:竟然,居然。不逮:不及,比不上。顿尔:忽然、突然。异:不一样。
因:因为,所以。云依山:云彩依附着山头,形成山的形状。
宾主:客人和主人,这里指云和山。自殊势:自然形成不同的态势。
傍晚:傍晚时分,天色渐暗。云低田:云彩低垂在田野上方。
设:将要,即将。滂沛:大雨倾泻的样子。
殷祈岁:殷切地盼望一年的丰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晚晴时景色的诗歌。诗中描绘的是一幅夕阳西下,天空云彩依山而聚,田野上空云影变幻的晚晴图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对丰收年景期盼的心情。
首句“田盘雨优渥”描绘的是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金红色的余晖,照耀在广阔的田野上,使得整个田野显得金光闪闪,宛如一块巨大的金色盘子。这一句以夕阳映照下的田野为背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晚霞的美丽与辉煌。
“西来觉不逮”一句,诗人开始注意到从西面而来的云彩,他发现这些云彩比自己所在的田野还要高远,仿佛已经达到了天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事物的惊叹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
“曾无百里隔,何致顿尔异”两句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他没有意识到这片云彩距离自己竟有百里之遥,以至于他感到惊讶不已,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变化的敏感与惊奇之情。
接下来的“因悟云依山,宾主自殊势”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他意识到这些云彩之所以能够形成山的形状,是因为它们依附于山头之上,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欣赏之情。
“傍晚云低田,设雨必滂沛”两句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低垂的场景。当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天空中的云彩渐渐变得低矮起来,仿佛要覆盖住大地一般。这一景象预示着不久之后将会有一场大雨来临,这也让诗人对即将到来的降雨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最后两句“又不能无望,惟是殷祈岁”则是诗人对未来一年丰收的美好祝愿。他表示虽然无法改变现实,但是仍然希望能够祈祷这一年能够风调雨顺,获得丰收的好年成。
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晚晴时田野、云彩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丰收年景的期盼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