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注白云端,湱然落涧底。
色声堪眺听,闲立迟高士。
道筦会有馀,言泉发无滓。
顾彼非陆贾,望表亦知里。
【注释】
林壑:山林山谷。
湱然:形容水落石出的声音,这里指山间的溪水声。
色声:颜色和声音。
眺(tiào)听:远眺聆听。
高士:有学问修养的人。
道管:道家的学说。
余:多余。
无滓:没有污杂。
顾彼:回头看着。
非陆贾,望表亦知里:陆贾是西汉初年人,善于文辞,能言善辩。“知里”意为知道里面的情况。
【赏析】
这是一首咏泉诗。作者以清丽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把泉水的清澈透明与人的品德修养联系起来,表达了自己对人品的高洁要求和对自然美的赞赏之情。
首句写山涧之水从云端直泻而下,犹如白云飞腾、瀑布轰鸣。次句则由声及色,写山间之水在落下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三、四两句写观赏者面对清洌的泉水,悠然自得地站在水边,久久不愿离开。五、六句进一步描写观泉之人的神态,他心旷神怡,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之中,仿佛已超脱了尘世的纷扰。最后两句写泉水清澈见底,没有一点杂质,而观泉之人却像古代的名士一样,不贪恋名利,远离是非之地。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品的高洁要求和对自然美的赞赏之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追求,使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