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
望前傍下舂,昂首月已在。
三时岂无月,秋轮实可爱。
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
木兰著缓荡,俯仰欣澄对。
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
惬赏则不无,长夜夙所戒。
眼瞥隐西山,心共驰回塞。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观赏月亮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时间的感受。
第一句“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意思是说傍晚时分的云雾渐渐散去,炎热的夏天也即将过去。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到一种平静和安宁。
第二句“望前傍下舂,昂首月已在。”意思是说站在岸边,抬头看着天空中的月亮,它已经在那里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高度关注和欣赏。
第三句“三时岂无月,秋轮实可爱。”意思是说无论何时何地,月亮都是存在的,而且秋天的月亮更加美丽可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热爱。
第四句“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意思是说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光芒,让人感到清凉。这句诗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和给人的感觉。
第五句“木兰著缓荡,俯仰欣澄对。”意思是说我像一朵荷花一样慢慢地荡漾,低头俯视,感到心旷神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慨和享受。
第六句“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意思是说岸上的蟋蟀发出了飒飒的声音,河里的蓼花散发出了萧瑟的香气。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声音和气息。
第七句“惬赏则不无,长夜夙所戒。”意思是说欣赏美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长时间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我的工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和提醒。
最后一句“眼瞥隐西山,心共驰回塞。”意思是说眼神瞥见远处的西山,我的心也随之飞向边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激情。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