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历岁叹向隅,屯膏其故缘讳饰。
察知谴责司牧者,赈赒乃不遗馀力。
帑金三百万弗惜,庶使闾阎免困逼。
谆谆更戒彼大吏,毋俾役蠹俾遍得。
勤加咨询往来人,尽道穷檐稍起色。
更幸三白沾宿麦,闻之略为纾反侧。
夏熟尚早讵置怀,助阳奉时宜布德。
譬之赤子才离怀,未能强饭可夺食。
已加毋宁再三加,于民岂可言从啬。
免沟壑共力春耕,南顾犹然为惕息。
新正二日降旨加赈豫省去岁被灾各州县诗以纪事
中州历岁叹向隅,屯膏其故缘讳饰。
察知谴责司牧者,赈赒乃不遗馀力。
帑金三百万弗惜,庶使闾阎免困逼。
谆谆更戒彼大吏,毋俾役蠹俾遍得。
勤加咨询往来人,尽道穷檐稍起色。
更幸三白沾宿麦,闻之略为纾反侧。
夏熟尚早讵置怀,助阳奉时宜布德。
譬之赤子才离怀,未能强饭可夺食。
已加毋宁再三加,于民岂可言从啬。
免沟壑共力春耕,南顾犹然为惕息。
注释:
- 中州:这里指河南地区,因为河南古称为中州。
- 屯膏其故:屯积的粮食太多,造成了浪费。
- 察知:观察、了解。
- 司牧者:负责管理的人。
- 赈赒:赈济,救济。
- 帑金:国库中的资金。
- 谆谆:恳切的样子。
- 三白:这里指的是庄稼成熟的三种颜色,通常指稻谷、小麦和玉米。
- 助阳:帮助阳光普照大地。
- 赤子:婴儿,比喻百姓。
- 免沟壑:免除灾难。
- 惕息:警惕、担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河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救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官府救灾工作的赞赏。全诗通过描绘河南地区的自然灾害和官府的救灾措施,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关爱。同时,诗人通过对百姓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