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为纸传拾遗,徒闻厥名未见之。
何来映座光配藜,不胫而走翳予思。
囫囵无缝若天衣,纵横细纬织网丝。
即侧理耶犹然疑,张笔李墨试淬妃。
羲献父子书始宜,不然材可茂先追。
何有我哉宛抚兹,万番毋乃侈记私。
两幅已足珍瑰奇,藏一书一聊纪辞。
清风穆如对古时,澄心金粟父视儿。
寄情枕葄宜隃糜,博览缺咏又何其。
宣毫绨几为摛词,仿佛尚卿首肯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诗题是《咏侧理纸》,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描写侧理纸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我们来看第一句“海苔为纸传拾遗,徒闻厥名未见之。”这里的“海苔”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纸张,它虽然被用于书写,但并未被广泛认识和使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只是听到了关于海苔纸张的名字,却从未见过真正的实物。

第二句“何来映座光配藜,不胫而走翳予思。”这里描述了海苔纸上的光泽和纹理,以及它如何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独特纸张的珍视和喜爱。

第三句“囫囵无缝若天衣,纵横细纬织网丝。”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海苔纸的特点,它的表面光滑平整,没有任何瑕疵,就像是一件天衣一样完美。同时,它也像一张网,将线条紧密地编织在一起。

第四句“即侧理耶犹然疑,张笔李墨试淬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无论是侧理纸还是其他类型的纸张,只要能够承载书法作品,都是值得珍惜的。因此,他尝试着用笔墨在上面挥洒,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印记。

第五句“羲献父子书始宜,不然材可茂先追。”这句话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他们的作品被誉为书法的典范。所以,如果海苔纸上没有这样的作品存在,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第六句“何有我哉宛抚兹,万番毋乃侈记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作品的独特性和个性的追求。他认为,每个人的作品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使用过而感到自豪或者自卑。

第七至第九句分别描写了海苔纸上的花纹、色彩和质感。第十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的态度和看法。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虽然可能不够完美,但却是发自内心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

最后一句“两幅已足珍瑰奇,藏一书一聊纪辞。”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作者认为,无论是哪种纸张,只要能够承载书法作品,就是值得珍视和保护的。同时,他也表示自己会继续努力创作,用自己的笔墨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