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短漏疑促,山高天易夕。
苍茫自远至,亦先见蟾魄。
一屈斯一信,问不容拣择。
随时爱景光,汲古翻书策。
去岁与今宵,如是何曾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意境特点,最后再进行赏析即可。“夕”字点明时间,“短漏疑促”写出了日暮时分的紧迫感;“山高天易夕”写出了夜幕降临,万物皆归寂寥,而作者独行于山林之上,感受着自然的寂静,又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猿啼声;“苍茫自远至,亦先见蟾魄”写诗人遥想月亮的升起,又联想到古人赏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一屈斯一信,问不容拣择”是写月圆之日,诗人以信笺相寄明月之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随时爱景光,汲古翻书策”是说不管何时何地,诗人都爱观赏自然之美,也喜欢阅读古籍,以此陶冶性情,充实自己;“去岁与今宵,如是何曾隔”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胸襟。

【答案】

①夕:傍晚。②短漏疑促:日暮时分,时光匆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③山高天易夕:夜幕降临,万物皆归寂寥④苍茫自远至,亦先见蟾魄:遥想月亮的升起,又联想到古人赏月的情景。⑤一屈斯一信,问不容拣择:月圆之时,诗人以信笺相寄明月之影,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⑥随时爱景光:不管何时何地,诗人都爱观赏自然之美。⑦汲古翻书策:喜欢阅读古籍,以此陶冶性情,充实自己。⑧去岁与今宵,如是何曾隔:无论去年还是今天,诗人都对朋友抱有深深的思念之情。⑨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亲密关系,也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善于欣赏美景、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胸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