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渐出林,囧囧高映岑。
瑟瑟秋方季,寥寥山复深。
网水上下光,呦鹿悠扬音。
飒景自伊古,静会偶于今。
徘徊入我窗,武帐延清襟。
坐见林峦间,适者猎骑骎。
生风兴固豪,耐可闲对心。
【注释】
依依渐出林:形容月影渐渐从树丛中显露出来。囧囧:明亮的样子。岑:山。瑟瑟:微寒的样子,指秋天的气候。悠悠:声音悠扬,这里用来形容鹿叫声。飒景:秋日的景色。伊古:古人。武帐:军帐篷,引申为军营。清襟:清雅的胸怀。适者:打猎时追逐猎物的人。骎:疾驰。
【译文】
月色渐渐从树林里显露出来,明亮的月光映照着高高的山峰。
秋天已至,天气凉爽,山峦更加深远。
清澈的水面上倒映着月光,而山中的鹿群则发出悠扬的鸣叫。
这样的风景自古代以来一直如此,我静心欣赏,偶尔与现在的人们交流感受。
徘徊在窗前,看到营帐中挂着的帷帘,心中涌起一种清凉的感觉。
坐下看树林和山峦间,看到猎人正在快速地追捕猎物。
秋风劲吹,草木摇落,但这种景象让人豪迈,也使人感到宁静。
【赏析】
《山月》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当时在荆州长史任上,因事被贬为荆州长史,后迁荆州刺史。他到任之初,正值秋夜,作者登上江陵城楼赏玩新月,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写秋夜月下,山光水色,猎骑归来,诗人观之,感慨系之,故作此诗以寄怀。
开头四句先总写月出林、月照峰、月照山、月照水。“山”字三见,而意态各异,由远及近,层层推进。“依依”、“囧囧”等词,生动传神,描摹出了山月之美。接着六句写诗人所见之景,有声有色,如闻其声,如视其实。“悠悠”、“萧萧”等词,绘声绘色,描摹出秋山之幽深寂静。“飒飒”二字,又描摹出秋日景色的清幽明净。“伊古”两句,化用《诗经·大雅·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意,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八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徘徊”二字,把主人公的情感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武帐”二字,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武帐”本指军中帐篷,后来泛指军营。此处借指军营生活。“延”,招引、吸引的意思。这一句写主人公在军营中,受到军营生活的熏陶,开阔了眼界。“适者”二字,既指打猎的人,也指打猎的技艺高超的人。这两句写主人公在军营中,见识到了打猎的人和他们的技艺。“生风兴固豪”一句,既表现了打猎的豪情壮志,也表达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情。最后两句“耐可闲对心”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情,也表明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