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傅介子,手斩楼兰头。
通权建殊绩,芳名播千秋。
况乎统三军,既悉彼逆酋。
一武夫之力,何事仍夷犹。
逡巡大军彻,偏师五百留。
彼枭有密约,入觐中逗遛。
八月廿五日,三处共一谋。
阿睦尔撒纳,来阿尔台陬。
将合其部众,挈妻孥以逃。
是则预有旨,其妻孥尽收。
厥阿巴噶斯,断我军书邮。
克什木巴朗,伊犁逞劫偷。
两路如期发,猖狂肆叫呶。
蜂屯更蚁杂,不可爬与梳。
二臣知不敌,全军将内投。
而彼截归路,加以聚蚍蜉。
巴朗谍致辞,权假为我逑。
徐当备马驼,送之返皇州。
二臣怒唾骂,天朝无此媮。
效死视如归,背义生肯求。
奋旅更前进,气发冲兜鍪。
终知事不济,毕命饮属镂。
问罪重整师,岂辞雪载途。
旋复定伊犁,胁从宽厥尤。
一二助恶者,系虏皆虔刘。
渠魁窜异域,王师奋遐搜。
这首诗是关于古代将领傅介子及其部下的故事,描述了他们如何英勇地对抗敌人。
- 双烈诗 - 傅介子和他的部队被描述为“双烈”,意味着他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 昔有傅介子,手斩楼兰头 - 傅介子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名将,他在西域对抗匈奴的战役中表现出色。他的名字和他的功绩被传颂千古。
- 通权建殊绩,芳名播千秋 - 傅介子的英勇行为和成就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名声流传了千年之久。
- 况乎统三军,既悉彼逆酋 - 傅介子不仅自己英勇作战,还领导了他的部队战胜了敌人。
- 一武夫之力,何事仍夷犹 - 在傅介子的带领下,士兵们不畏艰险,勇敢地面对敌人。
- 逡巡大军彻,偏师五百留 - 虽然大部分军队已经撤离,但还有一部分士兵留下来继续坚守。
- 彼枭有密约,入觐中逗遛 - 这些士兵可能有私下与敌人达成协议,导致他们犹豫不决而逃跑。
- 八月廿五日,三处共一谋 - 在这天的某个时间点,三个地方的部队达成了一个统一的计划。
- 阿睦尔撒纳,来阿尔台陬 - 阿睦尔撒纳是清朝的一位将领,他曾率军入侵新疆。
- 将合其部众,挈妻孥以逃 - 阿睦尔撒纳带着他的家人一起逃跑。
- 厥阿巴噶斯,断我军书邮 - 阿巴噶斯是清朝的一位官员,他曾切断了清朝军队的通讯线路。
- 克什木巴朗,伊犁逞劫偷 - 克什木巴朗是清朝的一位将领,他曾占领了伊犁等地。
- 两路如期发,猖狂肆叫呶 - 两路清军如期出发,他们猖狂地叫喊着。
- 蜂屯更蚁杂,不可爬与梳 - 敌军如同蜂群一般密集,难以攻克。
- 二臣知不敌,全军将内投 - 清军知道无法抵抗敌人,于是决定全军投降。
- 而彼截归路,加以聚蚍蜉 - 敌人阻断了清朝军队的退路,并集结了大量军队围困。
- 巴朗谍致辞,权假为我逑 - 巴朗间谍向清朝军队传达了敌人的策略和意图。
- 徐当备马驼,送之返皇州 - 清朝军队准备了大量的马匹和骆驼,以便返回京城。
- 二臣怒唾骂,天朝无此媮 - 清军将士们愤怒地谴责敌人的行为,认为他们是卑鄙无耻的。
- 效死视如归,背义生肯求 - 清军将士们视死如归,他们不愿意为了个人的利益去背叛国家。
- 奋旅更前进,气发冲兜鍪 - 清军士气高昂,他们奋勇向前冲锋,气势如虹。
- 终知事不济,毕命饮属镂 - 清军将士们最终意识到事情不可能成功,他们决心用生命来捍卫国家。
- 问罪重整师,岂辞雪载途 - 清军请求皇帝为他们报仇,他们不在乎长途跋涉的艰辛。
- 旋复定伊犁,胁从宽厥尤 - 清军最终平定了伊犁,对于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民众给予了宽大处理。
- 一二助恶者,系虏皆虔刘 - 那些帮助敌人的人也受到了惩罚,他们被俘虏并受到严厉审判。
- 渠魁窜异域,王师奋遐搜 - 那些首领逃到了远方的地方,但他们最终还是被清朝军队追捕并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