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灵芝相连延,檀为鞠室锦布筵。
金釭落带夜继日,美人击鞠乎其间。
鹅笙象板法曲度,汉皇辇过或不顾。
夜深散去萤为灯,响屧莎街湿秋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五言古诗《鞠歌行》的第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含章灵芝相连延,檀为鞠室锦布筵。
- 含章灵芝: 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如珍贵的灵芝草一般珍贵。在古代文化中,灵芝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
- 相连延: 指连绵不断,形容事物之间紧密相连或发展连续。
- 檀为鞠室: 檀木制作的屋子,常用来表示高贵或雅致的场所。
- 锦布筵: 用锦绣布料做成的筵席,形容场地布置华丽。
第二句:金釭落带夜继日,美人击鞠乎其间。
- 金釭: 指铜制的圆形灯,通常作为照明工具。
- 落带: 可能是指灯光从灯笼下垂的带子上掉落下来的情景。
- 夜继日: 表示昼夜不分,持续不断。
- 美人击鞠: “击鞠”即踢毽子游戏,是一种古代女子喜爱的体育活动。
- 乎其间: 在这里“乎”用作连词,连接前后文,表达美人在游戏过程中的位置或情况。
第三句:鹅笙象板法曲度,汉皇辇过或不顾。
- 鹅笙: 可能是吹奏乐器的一种,类似于笛子。
- 象板: 一种用于演奏音乐的工具,可能是鼓或者打击乐器。
- 法曲度: 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节奏进行表演的音乐形式。
- 汉皇: 指汉代皇帝,这里用来象征尊贵的统治者。
- 或不顾: 表示有人(可能是皇帝)经过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娱乐活动。
第四句:夜深散去萤为灯,响屧莎街湿秋露。
- 夜深散去: 指到了夜晚结束时人们散去。
- 萤为灯: 用萤火虫的光来照明,增添了幽暗的气氛。
- 响屧莎街: 描述夜晚街道上的声音,屧莎可能是用莎草编织成的席子,发出沙沙声。
- 湿秋露: 秋天雨水较多,地面湿润,露水增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宫廷中女性蹴鞠的场景,展现了当时女性的娱乐生活和社会地位。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饰语,如“含章灵芝”、“檀为鞠室”等,都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批判,如“汉皇辇过或不顾”,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忽视和压迫。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