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眼鱼眼声潺潺,荈芽小试萧晨间。
筌蹄已忘悟秋水,伯仲之间见惠山。
气霁波披古铜镜,云开峰矗青玉鬟。
忽忆明春听松处,遐心早至梁溪湾。
竹炉精舍
蟹眼鱼眼声潺潺,荈芽小试萧晨间。
筌蹄已忘悟秋水,伯仲之间见惠山。
气霁波披古铜镜,云开峰矗青玉鬟。
忽忆明春听松处,遐心早至梁溪湾。
注释:
竹炉精舍:用竹制的火炉和精舍作为比喻,形容茶室的宁静和雅致。
蟹眼鱼眼声潺潺:形容煮茶时水面上的涟漪像螃蟹的眼睛和鱼的眼睛一样。
荈芽小试萧晨间:指尝试着品尝新摘的茶芽。
筌蹄已忘悟秋水:比喻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就像在秋水中醒悟了一样。
伯仲之间见惠山:形容茶的品质与惠山(一种名茶)不相上下。
气霁波披古铜镜:形容茶香如古铜镜般清澈。
云开峰矗青玉鬟:形容山峰如少女的发髻,云雾缭绕。
忽忆明春听松处:回忆起明年春天再次来此地听松的声音。
遐心早至梁溪湾:想象自己的心情如同飘向远方,早一步到达梁溪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品茶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煮茶、品味茶汤的过程,传达出诗人对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竹炉精舍”,以竹炉、精舍来形容茶室的氛围和品质,表达了对茶室的赞美。
第二句“蟹眼鱼眼声潺潺”,形容煮茶时水面上的涟漪声,形象地描绘出煮茶的场景。
第三句“荈芽小试萧晨间”,指尝试着品尝新摘的茶芽,表现了诗人对新鲜感的追求。
第四句“筌蹄已忘悟秋水”,比喻已经忘记了世俗的纷扰,就像在秋水中醒悟了一样,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
第五句“伯仲之间见惠山”,形容茶的品质与惠山(一种名茶)不相上下,表现了诗人对茶的高度评价。
第六句“气霁波披古铜镜”,形容茶香如古铜镜般清澈,形象地描绘出茶香的特点。
第七句“云开峰矗青玉鬟”,形容山峰如少女的发髻,云雾缭绕,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第八句“忽忆明春听松处”,回忆起明年春天再次来此地听松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第九句“遐心早至梁溪湾”,想象自己的心情如同飘向远方,早一步到达梁溪湾,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