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漫张灯,九华非夜明。
空庭度萤火,其光何猥琐。
微虫彼何为,兰膏有尽时。
何如天上月,万古腾清辉。
徘徊银汉表,淡荡玉闺时。
浮云无纤痕,千里同一思。
宦游多拘束,乘闲偶游目。
隔窗散尘襟,蔽栊延清瞩。
始闻曲发郢,既命琴抽蜀。
亲串及友朋,共此叙情睦。
芳夕随地佳,何必深山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天宝三载(743)春末写的一首拟古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高堂漫张灯,九华非夜明。
- 高堂:指的是华丽的大厅或宫殿。这里形容大厅中灯火辉煌,非常明亮。
- 九华:指秋天的景色,常用来形容秋日的美好。这里的"非夜明"意味着虽然夜晚很黑暗,但九华山上的美景却依然明亮如昼。
空庭度萤火,其光何猥琐。
- 空庭:空旷的庭院。
- 度:经过。
- 萤火:萤火虫发光,常被用来比喻微弱的光芒。此处用来形容庭院中微弱的光亮。
- 猥琐:粗俗、低级。这里可能是诗人用来形容萤火虫的光芒显得有些不高级。
微虫彼何为,兰膏有尽时。
- 微虫:微小的虫子。
- 彼何为:为什么。
- 兰膏:兰花的香膏,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有尽时:总有结束的时候。
何如天上月,万古腾清辉。
- 何如:不如什么。
- 天上月:指月亮。
- 腾清辉:发出明亮的月光。
徘徊银汉表,淡荡玉闺时。
- 银汉:银河,古人认为银河是天上的一条河。
- 玉闺:女子卧室的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地方。
浮云无纤痕,千里同一思。
- 浮云:飘浮的云。
- 纤痕:细小的痕迹。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 同一思:相同的思念。
宦游多拘束,乘闲偶游目。
- 宦游:指官场生活或出外做官。
- 多拘束:有很多束缚和限制。
- 乘闲:有空的时候。
- 偶游目:偶然游览的目光。
隔窗散尘襟,蔽栊延清瞩。
- 隔窗:隔着窗户。
- 散尘襟:解开衣带,放下心中的杂念。
- 蔽栊:遮挡窗户。
- 延清瞩:让视线更加清晰。
始闻曲发郢,既命琴抽蜀。
- 始闻:初次听到。
- 曲发:乐曲从远方传来。
- 郢:古代地名,这里用作代称。
- 既命琴抽蜀:已经命令琴师演奏蜀地的乐曲。
亲串及友朋,共此叙情睦。
- 亲串:亲戚和朋友。
- 友朋:朋友。
- 叙情睦:表达情感和谐。
芳夕随地佳,何必深山曲。
- 芳夕:美好的夜晚。
- 随地佳:无论在哪里都是美好的。
- 何必:为什么。
- 深山曲:偏僻的山里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