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雉堞法王宫,微微仙梵疑飘空。
僧房花木深蔚秀,爱彼幽篁曲径通。
因迥为高就卑下,自然妙理标禅宗。
襟三江,北兰寺,经始斯者南丰子。
谁谓伊人不解诗,江声月色真诗髓。

诗句释义:

  1. 北兰寺的雉堞法王宫,微风吹过仙梵的声音仿佛在空灵。
  2. 僧房花木繁茂深蔚秀美,爱那幽篁曲径通幽静。
  3. 因山势高远就地势低下,自然的妙理彰显了禅宗的真谛。
  4. 胸怀三江,北兰寺,经过这里的人都是南丰子。
  5. 谁说伊人不理解诗?江声月色就是诗的精髓。
    译文:
    北兰寺的雉堞和法王宫,微风轻拂着仙音仿佛飘在空中。
    僧房内花木茂盛繁密秀丽,我喜爱那幽静的竹林小路通向前方。
    因为地势高低错落有致,所以自然的妙理才能彰显出禅宗的真谛。
    胸怀三江,北兰寺,经过这里的人都是南丰子。
    谁说伊人不懂诗歌之道,江流与月光才是诗歌的精华。
    赏析:
    这首诗是董邦达的《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之一。《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是南宋诗人、画家董邦达游览浙江杭州西湖时所创作的一组以写景为主的组诗。此诗描绘的是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北兰寺。北兰寺建于晋代,原称兰亭,唐改称兰亭寺,宋元以后又称为北兰寺。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北兰寺周围的自然景观,后四句写北兰寺内的禅宗意境。前四句中,“平陵”指平湖之滨,也就是现在的绍兴市;“雉堞”是古代城墙上用以防御的矮墙;“法王宫”,指的是佛寺。这两句写出了北兰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建筑特色。接下来两句描写北兰寺内的花木、僧人以及寺庙的环境。最后两句则是点出了北兰寺内禅宗的意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北兰寺的自然景色和禅宗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