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读书处,今为释氏居。
栖贤存故号,无圣演新书。
珍重昌黎辈,排斥定何如。

【注释】

题董邦达西江胜迹十二首 其九 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今为释氏居。 栖贤:指唐代诗人李渤。栖贤寺:位于唐都长安城东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是当时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栖贤,指栖贤寺。“读书处”即指栖贤寺。

栖贤存故号,无圣演新书。 栖贤:指唐代诗人李渤。栖贤寺:位于唐都长安城东的一座寺院,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是当时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栖贤,指栖贤寺。“故号”指李渤生前所居住的栖贤寺。“无圣演新书”指李渤死后,其著作被后人传抄刊行。

珍重昌黎辈,排斥定何如。 昌黎:指唐代文学家韩愈。昌黎,是唐代人对韩愈的尊称,也是他的字。“珍重”是对李渤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排斥”是指李渤在文学上受到韩愈等人的排斥。“定何如”指这种评价和看法是否正确。

【赏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李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作品的评价。

第一句“李渤读书处,今为释氏居”,意思是说李渤曾经在这里读书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佛家的寺庙了。这里用了一个“为”字,表示现在的状况与过去有所不同,但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特色。

第二句“栖贤存故号,无圣演新书”,意思是说栖贤寺保留了李渤生前的名字,而他的作品中却没有新的成就。这两句话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对李渤的怀念和敬仰,另一方面则是对他作品的认可和肯定。

第三句“珍重昌黎辈,排斥定何如”,意思是说我们应该珍视像韩愈这样的前辈文人,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排斥他们的人。这里用了一个“珍重”和“排斥”两个词语,分别表示对前辈文人的尊重和支持以及对反对者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李渤和韩愈两位文人的描写和比较,表达了对这两位文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