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有逸士,徵聘来殿庭。
须鬓已皤然,何异角里生。
两言实得要,敬佩书诸屏。
迂儒陈礼乐,方士谈蓬瀛。
浅言至理赅,不愧学行名。

养正四咏其四乐受格言洛阳中有逸士,被征聘来殿庭。

须鬓已白然无色,怎不与角里生相似?

他两句话确实得要领,恭敬地写在屏前供人瞻仰。

迂儒陈说礼乐之道,方士谈论蓬莱仙境。

肤浅之言至理全赅备,不愧为学行名扬四方。

注释:

  1. 养正四咏: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2. 洛中:洛阳城中。
  3. 逸士:超脱世俗的隐士。
  4. 徵聘:征召聘请。
  5. 殿庭:宫殿前的庭院。
  6. 须鬓(suì)已皤然:头发和胡须已经白色了。
  7. 何异:怎不。
  8. 角里:古地名,位于今天山西、陕西交界处。
  9. 两言:两句。
  10. 实得要:实际上抓住了关键。
  11. 敬佩:敬仰佩服。
  12. 书诸屏:把这些话写在屏风上。
  13. 迂儒:迂腐之儒,指不懂实际的儒家学者。
  14. 陈礼乐:陈述礼仪制度。
  15. 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仙山,泛指仙境。
  16. 浅言:简单的话语。
  17. 至理:最根本、最重要的道理。
  18. 不愧:不辜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四句诗句。诗中描绘了一位在洛阳城中的逸士,被征聘到宫殿前的庭院,他的须发已经变白,与角里生(即仙人)有何异呢?他说了一句两句话,其实真正抓住了要领,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并把它写在了屏风上。接着,诗笔又转向了另一群人物——那些迂腐之儒和方士,他们只知谈论礼仪制度和仙境,但都是些浅薄之言,并不真正理解最根本、最重要的道理。因此,我们不愧于自己的学行名声,不会辜负自己的所学所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