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门虔问视,日三念在兹。
食察寒暖节,体询安否宜。
大舜慕五十,孟氏称孩提。
西伯仁人哉,由来因此推。
立爱千秋法,锡类百王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最后对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本首诗的大意是:寝门上虔诚地向君主问候,每天多次想着这些事。吃饭时注意食物的温度,关心他的健康情况。大舜曾慕恋五十岁时的生活,孟氏称赞孩子幼年就懂得孝道。西伯是仁德的人啊,从古至今人们都是这样认为啊。要树立爱民如子的千秋之法,才能得到百王之基。
【答案】
(1)“寝门”指君主居住的地方;“视膳”是君王问讯饮食起居的意思。
(2)“日三”意思是每天三次;“念在兹”即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3)“食察”意思是注意食物的温度;“寒暖节”是指注意食物的冷热适度;“体问安否宜”是指询问君主的健康情况。
(4)“大舜慕五十”意思是大舜羡慕五十岁的人,因为五旬为一节,表示岁月长,有成就;“孟氏称孩提”意思是孟子称赞婴儿,因为婴儿初生无知,没有成见。
(5)“西伯”指周文王,因为《尚书·洪范》中有“西伯善养老者”之说;“仁人哉”是说西伯是仁爱的人;“推”即推举之意。
(6)“立爱”是树立爱心的意思;“千秋法”是指千秋万代的榜样;“锡类百王基”意思是给百姓施惠,使万世帝王得以立足的基石。
赏析:此诗是一首讽喻诗,以颂扬君主的仁爱之心,表达作者的治国理想。诗中通过描绘君王的饮食起居、健康状况,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爱戴之情以及希望君主能够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的思想。同时,诗人也通过引用古代圣贤的言论,来强调君主仁爱的重要性。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