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县即宣城郡,永安桥接凤凰桥。
谢朓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
会心何必定会面,秋朝端复胜春朝。
寄问高楼今在否,意存我独陵云标。

这首诗是李白对张宗苍的赠诗。张宗苍是一位有才学、擅丹青的人物,李白对他十分赞赏,曾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句来夸赞他。宣城即现在的安徽宣城市,永安桥和凤凰桥是当地有名的景点。谢朓与李白都是唐朝的著名诗人,两人都有才华横溢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及注释:

  1. 宣城县即宣城郡,永安桥接凤凰桥。
  • 这是在描述宣城的地理位置及其桥梁。宣城是古代中国的郡级行政区划之一,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境内。永安桥和凤凰桥是当地的两个著名建筑,分别位于宣城的两个不同地点。
  1. 谢朓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
  • 这里提到了两位诗人,谢朓和李白,这两位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前呼后应”是一个成语,形容两人在诗歌创作中相互呼应,形成一种互相映照的关系。”逍遥”在这里意味着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1. 会心何必定会面,秋朝端复胜春朝。
  • 这句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或哲理。”会心”指的是双方心灵相通,没有实际的见面却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必定”表示确定无疑,而”秋朝”和”春朝”则分别代表秋季和春季,可能是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不同的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
  1. 寄问高楼今在否,意存我独陵云标。
  • 最后两句是询问对方的情况,并表达了自己独立于众人之上的情感状态。”寄问”意味着通过信使询问,”高楼”可能指的是某个高耸入云的建筑,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或目标。”意存我独”表明了作者内心的坚定和独立。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宣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赞美了宣城中具有卓越文学才能的人物(如张宗苍),并通过对比秋天和春天的不同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艺术和理想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