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姝宁台舞,赵女邯郸步。
阎易美服饰,曼睩工盼顾。
不丰亦不约,宜喜复宜怒。
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
当户理瑶琴,能谱相如赋。
燕姝宁台舞,赵女邯郸步。阎易美服饰,曼睩工盼顾。不丰亦不约,宜喜复宜怒。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燕赵两地的女子之美,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审美标准与审美追求。诗中的“燕姝”与“赵女”指的是生活在燕赵地区的美女们,她们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貌上,更是通过舞蹈、服饰和仪态等展现出来。
第一句“燕姝宁台舞”展现了燕地女子在台前起舞的优雅姿态。燕地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上有许多以舞著称的美女,她们的舞姿轻盈而富有韵律感,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
第二句“赵女邯郸步”,则是指赵国的美女们在邯郸城中行走时的姿态。赵国地处中原,文化繁荣,女性多才多艺,不仅容貌美丽,更有着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阎易美服饰”,强调了服装在表现美中的重要性。阎易作为晋朝的著名文人,其作品《拟古诗》中多次提到服饰对于美的影响。美丽的服装不仅能够衬托出人的美貌,还能够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地位。
第四句“曼睩工盼顾”,形容赵女们的神态,她们的眼神深邃、顾盼生辉,充满了智慧和魅力。这种眼神往往能够吸引他人的注意,成为她们独特的个性标志。
第五句“不丰亦不约”,则是对她们外在美的一种评价。这里的“不丰”意味着她们的美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有内涵的;“亦不约”则表达了她们的美是自然而然、无需刻意雕琢的。
第六句“宜喜复宜怒”,则是进一步强调了赵女们的性格特点。她们既能表现出喜悦之情,也能展现出愤怒之色,这样的性格使得她们更加真实、立体。
第七句“古来巳称绝,汉武寄馀慕”,则是对整个古代女性的赞美。自古以来,人们就追求美的极致,而赵女们无疑成为了这一追求的代表。汉武帝刘彻对赵女的青睐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八句“当户理瑶琴”,则是将赵女比作高雅的音乐爱好者,她们在门前整理乐器,准备演奏,这不仅是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们内在修养的体现。
第九句“能谱相如赋”,则是将赵女们的才艺与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相提并论。司马相如以他的辞赋闻名于世,而赵女们也能够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两者的艺术造诣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这首诗通过对燕赵两地美女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对于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这些美女不仅拥有出众的外貌,更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她们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也是后世人们追求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