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月生于西,金行故益皎。
始出东山上,渐历银汉表。
映水光带寒,丽午轮收小。
最能引悲思,乃至闲虫草。
芳兰逝将萎,蟪蛄啼未了。
时节不我与,胡不笃情好。
翻云覆雨流,讵识断金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诗二十首·其七》。全诗如下:

惟月生于西,金行故益皎。
始出东山上,渐历银汉表。
映水光带寒,丽午轮收小。
最能引悲思,乃至闲虫草。
芳兰逝将萎,蟪蛄啼未了。
时节不我与,胡不笃情好。
翻云覆雨流,讵识断金道。

注释:

  • 惟:只
  • 生于西:在西方升起
  • 金行:五行之一,与月亮相关
  • 始出东山:从东山上出现
  • 渐历银汉表:逐渐经过银河的边缘
  • 映水光带寒:映照在水面上的光芒带着寒意
  • 丽午轮收小:美好的中午时分,太阳变小
  • 最能引悲思:最能引发人们的悲伤思绪
  • 以至闲虫草:以至于那些悠闲的虫子和草
  • 芳兰逝将萎:美好的兰花将要枯萎
  • 蟪蛄啼未了:蟪蛄的叫声还没有结束
  • 时节不我与:时光不给我机会
  • 胡不笃情好:为什么不能全心全意地去爱
  • 翻云覆雨流:变幻无常,如翻云覆雨一般
  • 讵识断金道:又怎么能理解断金之道

赏析:
这是一首模拟月亮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月亮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然后逐渐穿过银河,最后消失在夜空中。在这个过程中,月亮经历了从明亮到暗淡的变化,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逐渐消逝。诗人用“最能引悲思”来表达这种情感,说明月亮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而“时节不我与”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伤,感叹时光无法停留。最后一句“胡不笃情好”,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反问,表达了对真挚感情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月亮的美景,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