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非想天,颇有后进非其先。
众非一是是岂然,众是一非吁可怜。
乌黑燕白孰非禽,荆玉曰非卞血殷。
纪忆细故非大贤,措薪枕上非安眠。
【注释】
- 非:错误。
- 引:指《非非之辩》。
- 是是非非非想天,颇有后进非其先: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对于是非、真假等概念的质疑和思考。诗人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认知的限制,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主观臆断来评价事物的好坏和对错。
- 众非一是是岂然:众人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诗人强调,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 乌黑燕白孰非禽,荆玉曰非卞血殷:这里通过对比乌黑和燕白的颜色,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事物的本质并不在于它的颜色,而是在于它的属性和功能。而荆玉和卞血殷则是用来比喻那些表面华丽而内在空洞的事物,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 纪忆细故非大贤,措薪枕上非安眠:这里用“纪忆细故”来比喻那些琐碎的事情,指出这些事情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决策。而“措薪枕上”则是指那些看似无关紧要但却能够影响我们休息的事情,提醒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注重细节和实际效果。
【赏析】
这首诗以《非非之辩》为引,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是非、真假、美丑等概念的深刻见解。诗人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往往受到个人经验和认知的限制,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主观臆断来评价事物的好坏和对错。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此外,诗歌还通过对比乌黑和燕白的颜色、荆玉和卞血殷以及纪忆细故和措薪枕上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内容,使得整首诗的思想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