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诗必是诗,谓之工刻舟。
是诗非是诗,谓之尚谬悠。
君看三百篇,一言可蔽不。
苏李道义气,渊明乐隐幽。
庾谢出清新,讵脱风人流。
三唐多作家,巨擘屈指周。
信哉李之放,岂如杜之愁。
四朝间有人,起衰未易求。
昌黎尝论文,气水言物浮。
于诗岂不然,奚在藻缋脩。
似淡味弥永,外朴中乃腴。
译旨为五言,同人一咨诹。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的议论诗。诗人首先指出,有些诗作是刻意雕琢的,被称为“工刻”。而有些诗作则是自然流畅、不加修饰的,被称之为“尚谬悠”。接着,诗人以《诗经》为例,认为好的诗歌可以用一两句话来概括。然后,诗人列举了苏秦和李斯两位人物,他们的道义和气节令人敬佩,但是其作品过于注重形式,缺乏真正的情感。庾信和谢灵运等人的作品清新脱俗,但仍然摆脱不了风花雪月的束缚。最后,诗人提到了唐朝的三位诗人:王勃、李白和杜甫。他认为,李白的诗歌自由奔放,杜甫的诗歌深沉忧郁。

这首诗对当时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反思。诗人认为,一些诗人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雕琢,导致诗歌失去了真正的情感和意义。相反,那些自然、真挚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同时,诗人也赞扬了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如苏秦和李斯。然而,他也指出,即使是这些诗人的作品,也难免有形式上的束缚和过分的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它通过对诗歌创作的不同观点和态度的描述,引发了读者对文学创作本质的思考。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