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屋包山,焦山山包屋。
包屋未免俭,包山未免俗。
昆明湖映带,万寿山阴麓。
恰当建三楹,石壁在其腹。
山包屋亦包,丰啬适兼足。
颜曰清可轩,可意饶清淑。
璆琳匪所宜,鼎彝或堪蓄。
挂琴拟号陶,安铫聊仿陆。
人尽返淳风,岂非天下福。
【注释】
- 清可轩: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是乾隆皇帝为自娱自乐所建的一座别致的四合院。
- 金山屋: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原为清代皇家园林中一座独立的山形建筑。
- 焦山山包屋:指北京颐和园内一座以山形为主的亭台式建筑。
- 昆明湖映带:昆明湖在清朝时被称为昆明池、昆明湖、金水湖等,是颐和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 万寿山阴麓:万寿山位于颐和园西侧,山势起伏,景色秀丽,是一处重要的景点。
- 恰当建三楹:恰到好处地建造了三间屋子。
- 石壁在其腹:指在三楹之间建造了石头作为壁体。
- 山包屋亦包,丰啬适兼足:意思是说山包屋的设计既包含了山形元素也包含了建筑元素。
- 颜曰清可轩:意为这里命名为“清可轩”,寓意清新可人。
- 璆琳匪所宜,鼎彝或堪蓄:意思是说这里的装饰材料并不是非常合适,但鼎彝却可以收藏起来。
- 挂琴拟号陶:意思是说这里的挂琴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意境相呼应。
- 安铫聊仿陆:意思是说这里的火炉可以模仿陆羽(唐朝著名的茶学家)的风格。
- 人尽返淳风:意思是说这里的人都会回归到自然朴素的生活状态。
- 岂非天下福:意思是说这岂不是天下人的幸福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颐和园内清可轩的建筑特色,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建筑的喜爱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建筑的位置和特点,即位于昆明湖畔,是一座别致的四合院。接着,诗人对建筑进行了具体描述,包括它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其中,“石壁在其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建筑内部的特点。最后,诗人通过总结性的语句表达了对这座建筑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