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纲既陵夷,变雅民劳瘅。
高祖易秦暴,救世于水火。
休息乃未遑,吕雉继搆祸。
大横为天王,启光克负荷。
爱民励始终,约已戒奢惰。
汉家四百年,谓帝所造可。
或议杂黄老,责贤何琐琐。
这首诗是一首汉文帝的《四帝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汉文帝”主要描述了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汉朝的崛起。以下是逐句解释:
“周纲既陵夷,变雅民劳瘅。”(注释)周朝的纲纪已经衰落,百姓因政治变迁而劳累受苦。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在汉文帝时期,由于周朝的衰落,民众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经历了政治动荡和生活困苦。“高祖易秦暴,救世于水火。”(注释)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推翻了秦朝的暴政,试图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赏析:这里描绘了刘邦从秦朝到汉朝的过渡,通过推翻暴政来改善民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开国皇帝的责任和使命。“休息乃未遑,吕雉继搆祸。”(注释)国家需要休整整顿,但尚未来得及喘息时,吕雉就继续制造祸患。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汉初政治的不稳定,尽管刘邦努力恢复国家秩序,但吕雉却继续进行政治斗争,导致国家局势更加复杂。“大横为天王,启光克负荷。”(注释)吕雉被尊称为”大横”,象征着她的统治如同太阳般照耀,但她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赏析:这里赞美了吕雉的政治成就和她对国家的积极贡献,同时也指出了她作为皇后和太后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爱民励始终,约已戒奢惰。”(注释)爱护百姓,始终如一地推行节约政策,禁止奢侈浪费。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汉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勤俭节约的重视,他希望建立一个节俭的政府,减少人民的负担。“汉家四百年,谓帝所造可。”(注释)汉朝经过四百年的治理,被视为由这位帝王创造的。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汉文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成就,他的治理被视为汉朝繁荣的基础。“或议杂黄老,责贤何琐琐。”(注释)有些人认为应该兼采黄老之学,对于追求贤才的行为过于琐碎。
赏析:这里反映了当时对于治国理念的不同看法,有人主张综合各种思想,有人则认为追求贤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