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欲出山蒙蒙,山乎云乎将无同。
变态万状难为工,若人意会神以通。
烟峦莫遁冥搜穷,妙解要在得其宗。
奚问丘壑石与松,五日清游一览中。
扈跸不孤冒春风,王洽泼墨应齐踪。
【注释】
邹一桂:名士,字孟容,号盘山。工画,擅墨竹。
题:题词。
春云欲出山蒙蒙(春云欲出,山蒙蒙):春天的云彩将要出来,山峰在云雾中隐约可见。蒙蒙:指云烟缭绕。
山乎云乎将无同:山峰和云朵好像没有两样。
万状难为工:千姿百态难以刻画得十分工整。
若人意会神以通:如果有人理解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就能得到其精髓。
冥搜穷:深入搜寻、追求。
妙解:深明大义、精微奥妙的理解。
得其宗:把握其根本或要领。
奚问丘壑石与松:何必追问那些山川中的石和松呢?
五日清游一览中:五天的轻松游玩,一览众山小。
扈跸(hu ji):随帝王出行。
王洽:唐代诗人。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当时诗人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他应制作《盘山图》诗时,正值春天,诗人登盘山观览,因见山峦重叠,白云缭绕,遂写下这首诗,赞美盘山景色之美。
“春云欲出山蒙蒙”,写山之景。首句点明时令是春天,而此时正是春云欲出之时,故说“春云欲出”。而山蒙雾罩,朦胧不清,所以说山“蒙蒙”。
“山乎云乎将无同”,写山与云浑然一体,不分彼此。“山乎云乎”即“是山还是云”。“将无同”即“将无异”。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变态万状难为工”,写群山之形态变化万千,难以一一描绘清楚。“变态”是形容山的多变形态。“万状”是指各种不同的形态。“难为工”即难以表现清楚。诗人以“难为工”来形容群山之形态变化万千,难以一一描绘清楚,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若人意会神以通”,写只有懂得自然之神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之处。“若人”即有见识的人。“意会神以通”即领悟到自然的奥秘,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人用“若人意会神以通”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烟峦莫遁冥搜穷”,写要深入山林之中进行探索。“烟峦”即山间的迷雾。“莫遁”是不要逃走的意思。“冥搜”是暗中寻找的意思。“穷”是穷尽之意。诗人用“莫遁冥搜穷”来形容要深入山林之中进行探索,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妙解要在得其宗”,写要抓住大自然的根本或要领。“妙解”即精妙的理解。“宗”是根本或要领。诗人用“妙解”来形容要抓住大自然的根本或要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领悟之情。
“奚问丘壑石与松”,写不必追问那些山川中的石头和松树。“奚”是疑问代词。“问”是提问之意。“丘壑”即山间平地,泛指山水。“石与松”即石头和松树。诗人用“奚问丘壑石与松”来表达不必追问那些山川中的石头和松树,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豁达之情。
“五日清游一览中”,写五天轻松的游览后,看到了群山之美景。“五日清游”即五天的轻松游览。“一览中”即一览众山小,即看到整个群山的美景。诗人用“五日清游一览中”来形容自己的游览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扈跸(hu ji)不孤冒春风,王洽泼墨应齐踪”,写随皇帝出行而不孤单,王洽的绘画与自己一样,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扈跸”即跟随皇帝出行。“不孤”即不孤单。“冒春风”即冒着春风前行。“王洽泼墨”即王洽的泼墨法。“齐踪”即齐头并进,相媲美。诗人用“扈跸不孤冒春风,王洽泼墨应齐踪”来形容随皇帝出行而不觉得孤单,王洽的绘画与自己一样,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表达了自己对王洽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