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架鹤不慕,珠笼鸿反惊。
珠玉信珍美,鹤鸿胡见轻。
物各贵其宜,用得当为荣。
葛簟以凉荐,牙簟以贵称。
巧匠缕象齿,编织成桃笙。
底虑焚以贿,欲拟凉如冰。
长短量床裁,妥帖敷席平。
杂组为之纯,照耀四座明。
声价有足夸,美观亦奚凭。
握撋纵密致,善刺骨性恒。
絺绤况薄脆,针毡坐岂宁。
燕息姑舍是,湘纹安且清。
惟取适用实,匪慕崇俭名。

牙簟

诗句解读:
这首诗通过描述牙簟(一种用象牙制作的竹席)的制作过程和其价值观念,表达了作者对实用主义和简朴生活的推崇。

译文:
玉制的架子上鹤鸟不羡慕,珍珠笼中鸿雁反惊扰。
珠子玉石确实珍贵美丽,但鹤和鸿雁又怎么会被轻视。
物各有其适宜之地,使用得当就是荣耀。
葛草编织的凉席用来荐献,牙制簟子以尊贵之名。
巧匠用象牙丝线织成象牙笙,底虑焚香贿赂图谋利益。
想要像凉爽的冰一样舒适,必须长短合适床和席。
杂色丝线编织而成质地纯一,照耀四座光彩夺目。
声音价高值得夸耀,美观与否又何足挂齿?
握持时丝线密致,善于刺破骨节性坚韧。
絺绤之衣薄脆如蝉翼,针毡坐卧岂是安宁之处?
闲暇之时可以暂时搁置,湘纹安且清美宜人。
只取适用之物为佳,不慕崇俭虚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牙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享受与内在品质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强调了“适”的重要性,即任何事物都应该适合其用途和场合。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实用主义原则,强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审美价值。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牙簟的制作过程和使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所展现的审美观也在无形中引导读者去思考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来源于何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