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河之水来青齐,漕储浮送输京师。
春常苦弱夏苦壮,节宣有道贵合宜。
去岁霖雨成异涨,六塘达海疏泄迟。
河臣束手窘无策,遂致蚁穴穿长堤。
哀哉吾民罹水患,庐舍漂荡田淤泥。
蠲租赈粟纵不惜,岂如乐业免溺饥。
茭楗并力亟堵筑,宣房速就颇得之。
设堤本以禦民患,不免冲决患益滋。
补偏救弊赖无隐,博施膏泽何稽时,临堤东望增吁嘻。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内容和情感。读懂诗句后,根据题目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将诗句的内容概括出来。注意不要遗漏关键字词。
译文:运河水从中河来,漕运的粮食浮送到京师。春时常常苦弱夏时苦壮,节令宣导有道贵得宜。去年霖雨造成异涨,六塘达海疏泄迟缓。运河大臣束手无策,于是导致蚂蚁穴穿长堤。哀哉!我们百姓遭受了水患,房屋漂荡田地淤泥。免除租税赈济粮食纵使不惜,哪如安居乐业免遭淹死?茭楗并力紧急堵塞修筑,宣房急速完成颇有所得。筑堤本以防御人民水患,但不免冲决祸患益滋。补偏救弊赖无隐见,广泛施惠膏泽何稽时,面对堤岸东望增吁嘻。赏析:
第一首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河”字。诗人开篇即写中河之水,说它由青齐流来,然后才到京城。中河发源于山东,而流经京城,所以叫京城河。这一句写出了京城河的来源,又暗含着对朝廷治河不力、任人唯亲的不满情绪。
颔联两句是说,春天的时候,河水柔弱,夏天的时候,河水强壮,而节令宣导有道,则能使其恰到好处,不至于泛滥成灾。这是对当时朝廷治河政策的批评。
颈联两句是说,去年因为天旱,河水上涨,六塘达海的河道就疏泄迟缓,以致洪水泛滥。这是对当时朝廷治河政策的讽刺。
过两联两句是说,运河大臣束手无策,于是导致蚂蚁穴穿长堤。这一联是对朝廷治河政策的揭露。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及时治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尾联两句说,哀哉!我们百姓遭受了水患,房屋漂荡田地淤泥。免除租税赈济粮米纵使不惜,哪如安居乐业免遭淹死。最后两句是说,即使免除租税赈济粮米,也比不上安居乐业免遭淹死。这一联是对当时朝廷治河政策的讽刺。
第二首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来到堤岸上眺望的情景。
中间四句是说,茭楗并力紧急堵塞修筑,宣房急速完成颇有所得。筑堤本以防御人民水患,但不免冲决祸患益滋。补偏救弊赖无隐见,广泛施惠膏泽何稽时,面对堤岸东望增吁嘻。
尾联两句是说,临堤东望,不禁叹息连连,感叹国家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