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城之人云姓祖,考迹睪然兴望古。
越石竟让先着鞭,尚忆闻鸡共起舞。
飞扬意气亘千秋,终不能埋三尺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思想情感的把握。
“佳城之人云姓祖”,佳城之人:即指祖逖,佳城:即晋朝。祖逖是晋国的大臣,曾率军收复过黄河以南的土地,因此有“佳城”之誉。云姓祖:即指祖逖姓祖。考迹:指祖逖的事迹。睪然:雄壮的样子。兴望古:兴起希望。“越石竟让先着鞭”:意思是说祖逖比东晋开国元勋王导还要早。先着鞭:比喻走在前列。“尚忆闻鸡共起舞”:意思是说当祖逖听到鸡叫时,他与友人刘琨就起床练剑,共同起舞,表示报效国家的决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祖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怀念。“飞扬意气亘千秋”,这句的意思是说祖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终不能埋三尺土”:意思是说虽然祖逖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和事迹依然在世间流传,他的英名依然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直到永远,永远……(意对即可)。
【答案】
祖逖(祖),晋国大臣,曾任司州刺史。他曾率领部众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使中原重新获得统一,因此被尊为“佳
城人”。祖逖的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忧国忘身。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
南京),史称“东晋”。当时北方沦陷于匈奴族的五胡十六国统治之下。祖逖看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便发
起北伐,立志消灭北方的敌人,收复中原。公元321年夏天,前秦大举进攻东晋,祖逖领兵北伐,先后收复了不少失地,但
不久就被调回,未能完成使命。公元324年,祖逖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祖逖的生平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
要意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倡导并实践“抗胡复汉”思想的志士仁人之一。“抗胡”就是坚决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
“复汉”是指恢复汉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抗胡复汉”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条件限
制,这种思想并未能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史诗。诗人通过追述祖逖的往事,歌颂了祖逖的英雄业绩,抒发了对祖逖的崇敬之情。诗篇一开篇,就
点明主题——祖逖。祖逖,字士少,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年轻时很有志向,曾随中军将军司马睿渡江到建康
(今南京),任骠骑参军。后来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平定王敦叛乱的战斗。王敦败亡后,又参加讨伐桓温的战争,因功迁
封为武冈侯、豫州刺史。公元321年,前奏大军进攻东晋,祖逖领兵北伐,屡立战功,但不久却被召回建康,未获成功
,终于在公元324年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全诗共七句。第一句总写祖逖的为人;第二句写祖逖的家世;第三句写祖逖早年的抱负;第四句用典说明
祖逖如何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第五句用典写祖逖与友人刘琨的关系;第六句写祖逖的北伐之举;最后一句写祖逖
但他的功绩却永垂不朽。此诗语言简洁明快,叙事生动有力,富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