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行宜肃爽,胡然云屡作。
溽暑究已退,晚每殷霞脚。
予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
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
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
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
金风忽飒沓,郢气已澄廓。
公超术信灵,丰隆势已弱。
慰意对高秋,属吟寄所托。
雾
金行宜肃爽,胡然云屡作。
溽暑究已退,晚每殷霞脚。
予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
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
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
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
金风忽飒沓,郢气已澄廓。
公超术信灵,丰隆势已弱。
慰意对高秋,属吟寄所托。
【注释】
金:五行之一,指金行,即秋季。
肃爽:清爽明净。
胡:同“乎”,语气词。
燠:炎热。
殷:盛貌。
蒸:热气上升。
霖:久雨。
嘉种:好的种子。
西成:秋天收获好庄稼。
薄雾:轻雾。
兆:预示。
卓午:正午时分,中午。
朗然:明亮的样子。
煜:光明灿烂。
飒沓:疾风声。
郢:地名,在今湖北。
霩:消散、消失之意。
慰意:宽慰心情。
高秋:秋天,这里指重阳节。
属吟:写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浓淡相间的笔墨描绘了一幅秋日薄雾渐散、晴空如洗的清新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农事丰收的欣喜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首联两句描写了秋日清晨的雾气变化。金行宜肃爽,说明秋季是清爽明净的季节;胡然云屡作,则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不断变幻的景象。这里的“胡然”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与赞叹,又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颔联两句转入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描述。溽暑究已退,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晚每殷霞脚,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绚丽的云霞美景。这两句通过对农民劳动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秋日丰收的美好景象。
中间四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我意虑蒸霖,有碍南亩穫表示诗人担心连日降雨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嘉种近西成,秋阳望时暴则描绘了秋季阳光明媚、雨水充沛的丰收景象。这两句通过对农事丰收的喜悦表达,使整首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颈联两句则转向对天气变化的观察。今朝喜薄雾,兆晴氛渐霩,描绘了清晨薄雾逐渐消散、晴朗天气即将到来的景象;卓午果朗然,清辉悬煜爚,则描绘了中午时分阳光明媚、光彩照人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时光的珍惜与留恋之情。慰意对高秋,属吟寄所托,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时光记录下来的愿望。通过这一结尾,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