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余有结习,对时耽属咏。
赋诗何必多,杜老言诚正。
况乎居九五,所贵行实政。
享帚虞舛缺,综录予所命。
杀青匪素志,既成姑亦听。
裒然宛成帙,十二年言行。
其间悯农切,今昔颇可证。
治未臻唐虞,志徒希贤圣。
他年讽兹什,惭否复难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伊余有结习,对时耽属咏。

  • 注释:我有固定的习尚,对着时局沉迷于吟诗作赋。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固定习惯,即对诗歌创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爱好。这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专注,也暗示了他可能因这种爱好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2. 赋诗何必多,杜老言诚正。

  • 注释:写诗何需太多,杜甫说真诚正直最重要。
  • 赏析:诗人在这里引用了杜甫的观点来强调诗歌创作的真谛不在于数量多寡,而在于内容的真诚和正直。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评价,认为诗歌应该传达真实情感和思想,而不是追求华丽的外表和空洞的形式。

3. 况乎居九五,所贵行实政。

  • 注释:何况居于九五尊位,所贵的是实际治理国家的政策。
  • 赏析: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其政治理念,认为在高位上应当关注实际的政策和治理,而不是沉溺于个人的享乐和奢侈。这表明诗人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希望为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4. 享帚虞舛缺,综录予所命。

  • 注释:享受扫帚时发现虞朝的书籍残缺不全,我根据我的命令整理这些资料。
  • 赏析:这里的“享帚”可能指的是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的事务和问题。而“虞舛缺”则表达了对书籍残缺不全的遗憾和担忧,可能是由于战乱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损失。诗人通过整理这些残破的书籍,希望能够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知识财富。

5. 杀青匪素志,既成姑亦听。

  • 注释:杀青(指完成书籍的制作)并不是我最初的意愿,既然已经做成了就任其发展吧。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作品完成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他认为完成作品并非自己的本意,但既然已经完成,那么就顺其自然地让它去发展,不再强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成熟。

6. 裒然宛成帙,十二年言行。

  • 注释:书籍整齐地装订成了一本卷轴,记录了十二个春秋的言行。
  • 赏析:这里描述了书籍的装订过程和它所记录的内容,即诗人十二年来的言行和思想变化。这种表述既展示了书籍的完整性,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这段时间内思想和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7. 其间悯农切,今昔颇可证。

  • 注释:在这期间深切地怜悯农民的生活,现在和过去可以作为证明。
  • 赏析:诗人在这里回顾了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尤其是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这种体会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

8. 治未臻唐虞,志徒希贤圣。

  • 注释:治理尚未达到唐虞时期,我的志向只能仰望贤明的圣人。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差距。他认为自己的理想境界还没有达到古人的高度,因此只能在仰望圣贤中寻求灵感和动力。这种表达既透露了诗人的谦逊和自省,也展现了他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

9. 他年讽兹什,惭否复难定。

  • 注释:将来如果有人讽刺这首诗,我是否惭愧还是难以确定。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来可能遭遇的评价和质疑的忧虑。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也展示了他对未来可能遭遇的评价和质疑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