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殊是佛观察智,讵有遗发藏窣堵。
设以眉毛例翠岩,则不胜藏岂仅许。
花朝风物春暄妍,探奇一访青莲宇。
摄齐拾级登初地,骋望千峰近可数。
穹窿梵网鹳鹤摩,庄严火劫天龙护。
谁能于此净六根,惟觉轩轩兴霞举。
【注】:
- 曼殊是佛观察智,讵有遗发藏窣堵。曼殊是佛观察的智慧,怎么会有头发藏在塔的基座里?
- 设以眉毛例翠岩,则不胜藏岂仅许。如果用眉毛来比翠绿的山岩,那岂不是只能藏一点东西?
- 花朝风物春暄妍,探奇一访青莲宇。花朝时春风温暖美好,我特地去探访青莲寺。
- 摄齐拾级登初地,骋望千峰近可数。整理衣帽拾阶而上,放眼望去,千层峰峦近在眼前,仿佛可以用手指来数。
- 穹窿梵网鹳鹤摩,庄严火劫天龙护。高耸的宝塔周围环绕着佛像,像鹳鸟、鹤鸟一样在天空飞翔的僧人,以及像天龙护法一样守护着佛教的僧人。
- 谁能于此净六根,惟觉轩轩兴霞举。谁能够在这里净化他的六根,只有我才会感觉心胸开阔如升起的彩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登塔院寺塔的所见所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喜爱。
第一句“曼殊是佛观察智”,诗人把自身比作佛的观察之眼,表达了他对佛的敬仰之情。
“讵有遗发藏窣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佛教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第二句“设以眉毛例翠岩,则不胜藏岂仅许”,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和包容性。
第三句“花朝风物春暄妍”,诗人用花朝时节的美景来渲染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中的诗意。
第四句“探奇一访青莲宇”,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热情。
第五句“摄齐拾级登初地,骋望千峰近可数”诗人登上塔顶,俯瞰四周景色,感叹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第六句“穹窿梵网鹳鹤摩,庄严火劫天龙护”描绘了宝塔周围环绕着佛像的景象,以及天龙般的僧人守护着佛教的场景。
最后一句“谁能于此净六根,惟觉轩轩兴霞举”诗人感慨只有自己才能够净化心灵,感受天地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