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鹿宜晓夕复宜,虞人技懩无不为。
平冈猎罢合夕哨,我亦因而姑听之。
下舂荏苒落西岭,疏星寥亮天四陲。
丹枫翠柏缬远障,忽隐繁缛惟参差。
须臾参差复全隐,万化冥合心神怡。
远瞻燎火指归路,曲寻浅水渡野溪。
偶然一试古人语,佳景乍得聊成诗。

注释

塞山夕景

哨鹿宜晓夕复宜,虞人技懩无不为。

  • 哨鹿:指打猎时使用的一种工具,用树枝或竹子制作,尖端绑上绳子,用于惊吓并引导鹿群。
  • 晓夕:早晚。
  • 虞人:指古代负责打猎的官员。
  • 技懩:技艺精湛。
  • 无不为:没有做不到的。

平冈猎罢合夕哨,我亦因而姑听之。

  • 平冈猎罢:在平坦的山冈上打猎后休息。
  • 合夕哨:傍晚时分进行哨声训练。
  • 姑听之:姑且听一听,表示随和的态度。

下舂荏苒落西岭,疏星寥亮天四陲。

  • 下舂:指农事之余的活动,这里可能是指晚上的劳作。
  • 荏苒: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疏星寥亮: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显得明亮。
  • 天四陲:指天空的边际。

丹枫翠柏缬远障,忽隐繁缛惟参差。

  • 丹枫翠柏:红色的枫叶和绿色的柏树。
  • :编织物上的花纹。
  • 远障:远处的屏障。
  • 忽隐繁缛:忽然之间变得模糊不清。
  • 惟参差:只有参差不齐。

须臾参差复全隐,万化冥合心神怡。

  • 须臾参差:一会儿又全都隐去了。
  • 万化冥合:万物变化融合在一起。
  • 心神怡:心情愉悦。

远瞻燎火指归路,曲寻浅水渡野溪。

  • 燎火:燃烧的火炬,指引方向。
  • 归路:回家的路。
  • 曲寻:弯曲地寻找。
  • 浅水:低处的水流。
  • 渡野溪:渡过野外的溪流。

偶然一试古人语,佳景乍得聊成诗。

  • 偶然一试:偶尔尝试一下。
  • 古人语:古人的话或经验。
  • 佳景乍得:美好的景色突然得到了。
  • 聊成诗:勉强写成了一首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诗人以“塞山夕景”作为开篇,描述了清晨和傍晚时分,山林间的动物和植物的变化以及它们带来的美景。从“哨鹿宜晓夕复宜,虞人技懩无不为”到“须臾参差复全隐”,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间的景象与动物活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下舂荏苒落西岭,疏星寥亮天四陲。”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景象。诗人用“下舂”和“疏星”两个词来表达夕阳下田野的宁静和星光点点的美丽。

接下来的“丹枫翠柏缬远障,忽隐繁缛惟参差。”则通过色彩斑斓的枫叶和柏树,以及它们的忽隐忽现,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远瞻燎火指归路,曲寻浅水渡野溪。”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具体的行动场景,描述了在夜晚沿着火光前进或寻找浅水渡过溪流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古诗的引用和模仿,诗人也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对传统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