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苦贫于学,学富徒劳已。
岂苦贫于财,不言无与有。
伊余亦患贫,贫于得吉士。
蒐罗胜辜㩁,惟患不足耳。
大选讵可废,旁求出无已。
或则诿不知,旷官岂其理。
此贫鹊岂医,其难尧伊始。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不苦贫于学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珍视,认为学问本身并不构成贫穷的原因,而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和财富。
  2. 学富徒劳已 - 这反映了一种观点,即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但没有适当的运用,那么这些知识就变得无用,从而造成了浪费。
  3. 岂苦贫于财 - 这句诗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追求财富就是贫困的原因吗?它质疑了单纯追求金钱或物质财富的观念。
  4. 不言无与有 - “无” 和 “有” 在这里指的是没有和拥有,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东西,但是我们也不能缺乏任何基本的东西。
  5. 伊余亦患贫 - “伊余”指我自己,“患贫”即害怕贫穷。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贫穷的忧虑和担忧。
  6. 贫于得吉士 - 这里的“吉士”指的是有才华的人或智者,诗人担心的是即使拥有许多资源,但如果没有智慧来使用这些资源,那么仍然会感到贫困。
  7. 蒐罗胜辜㩁 - 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寻找各种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者在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8. 惟患不足耳 - 这表示诗人的主要忧虑是缺乏(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9. 大选讵可废,旁求出无已 - 这句话暗示了即使在大环境中也可能无法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不停地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10. 或则诿不知 - 这可能是说有时候人们会推卸责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或错误。
  11. 旷官岂其理 - 这可能意味着官员的疏忽和不负责任是不合理的。
  12. 此贫鹊岂医 - “鹊”可能是指比喻,意指治疗贫穷的药物或方法。这里诗人在说,仅仅依赖药物或外在的帮助是无法真正解决贫穷问题的。
  13. 其难尧伊始 - 这是引用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中。”意思是要改变一个国家的贫困状况是非常困难的,就像舜、傅说、胶鬲、管夷吾这样伟大的人物都是从最底层开始逐渐崛起的,说明贫困的根源很深,不能简单地通过外部帮助来解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困问题的思考,他认为贫困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更在于知识和智慧的缺乏,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忽视。诗人强调,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应用知识,才能真正克服贫困。此外,诗人也提到了社会和政治的责任,认为政府应该承担起改善民众生活的责任。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贫困问题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