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崖云雾上,朱夏同深秋。
天半无仙泉,何来玉乳流。
空洞含灏气,瑞露湛湛浮。
万缘于以静,六欲安能投。
底须制毒龙,可以参泥牛。
新题续旧章,历历记清游。
【注释】
罗汉洞:位于江西庐山,相传唐代慧远禅师在此建有“东林寺”,因而得名。洞内壁刻有“罗汉洞”三大字,为宋代黄庭坚所书。
勒:通“厉”,磨刻。
深秋:深秋时节,天气渐凉,云雾缭绕。
天半:天空的中间部分。仙泉: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中泉水甘美。
含灏气:指洞内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瑞露湛湛浮:形容洞内云雾蒸腾,如同瑞露飘浮在空中。
万缘:指一切世俗之念。静:心静如水。六欲: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安:平静。
制毒龙:比喻人应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参泥牛:比喻人应淡泊名利,不与世俗争斗。新题、旧章:指诗词作品的新创与传承。历历(liè liè)记清游:清晰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庐山罗汉洞时所作。罗汉洞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相传是唐代高僧慧远在此建东林寺而得名。此诗通过对罗汉洞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个人修养境界的追求。
首联“嵌崖云雾上,朱夏同深秋。”描绘了罗汉洞嵌于高崖之上,云雾缭绕的景象。朱夏同深秋,暗示了时间的变迁和季节的交替,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这一景象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颔联“天半无仙泉,何来玉乳流。”进一步描绘了罗汉洞内部的景色。天半无仙泉,意味着罗汉洞深处并无仙泉流出,而只有玉乳般的云雾在流淌。这一描绘既展现了罗汉洞内的神秘氛围,又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
颈联“空洞含灏气,瑞露湛湛浮。”则转而描绘了洞内的氛围。空洞含灏气,形容洞内空间广阔,充满浩渺之气;瑞露湛湛浮,则是说洞内的云雾蒸腾,如同瑞露般飘浮在空中。这一描绘既有视觉美感,又富有诗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境地之中。
尾联“万缘于以静,六欲安能投。”则是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进一步阐述。万缘于以静,意味着一切世俗之念都需要归于宁静;六欲安能投,则是指人们要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就必须摆脱六欲的诱惑。这一结尾既体现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又表达了他个人对于修行的看法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罗汉洞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修养境界的追求。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和颂扬,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探索,显示出诗人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深邃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