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容能豫流,放达蔑仪度。
嘉话至今传,犊鼻挂大布。
山公号精鉴,磬折心生慕。
累骑追婢归,或亦失贞素。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从诗的题材、风格、手法、情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结合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来理解。本诗是元代钱选为各写其像而书颜之所作。钱选字舜举,号玉潭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国子祭酒。“五君咏”原指《汉书·扬雄传》中赞颂汉宣帝的五位贤臣的文章,后以“五君”泛指五人或五事。这首诗是模仿扬雄《解嘲》的笔法,借咏五君,抒发自己对仕途的失望与感慨之情。

第一句“五君子”,即《解嘲》中的“吾徒”。第二句“竹林之游”,即《解嘲》中的“党同伐异”。第三句“名艳典午”,指《解嘲》中的“楚王好细腰”。第四句“延之以五君”,即《解嘲》中的“余尝叹说”;第五句“其见卓矣”,指《解嘲》中的“吾亦知夫南夷之乐,雅郑之音”。第六句“元子为各写其像”,即《解嘲》中的“元嘉中,谢灵运撰起山陵”,第七句“而书颜作于后”,指《解嘲》中的“余尝欲因齐竟陵王子良西上益州,假节使持节,封候者数十辈”。第八至十句,分别描写五君的风采及他们的结局:阮咸放达无羁绊;仲容能豫流俗;山公精鉴,磬折心生慕;司马太傅累骑追婢归;桓温贪女色而失贞素。最后一句点明主旨,即“五君”之高致可挹也。赏析:

此诗为仿照扬雄的《解嘲》而作。钱选为各写其像而书颜之所作。

首联“五君子”,即《解嘲》中的“吾徒”。次联“竹林之游”,即《解嘲》中的“党同伐异”。三联“名艳典午”,指《解嘲》中的“楚王好细腰”。四联“延之以五君”,即《解嘲》中的“余尝叹说”;五联“其见卓矣”,指《解嘲》中的“吾亦知夫南夷之乐,雅郑之音”。六至八句,分别是:阮咸放达无羁绊;仲容能豫流俗;山公精鉴,磬折心生慕;司马太傅累骑追婢归;桓温贪女色而失贞素。九句总收全诗:“五君”之高致可挹也。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四十字。

【答案】

其一

五君子,竹林之游名。

仲容能,放达蔑仪度。

嘉话今,传犊鼻挂大布。

其二

山公号,精鉴磬折心。

婢还或失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