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北十里,厥有十里园。
一例村社中,名幽地较偏。
绿树围郭外,新水流门前。
场圃筑于旁,菜畦开其边。
讵夸亭台丽,而于农桑便。
想有幽人居,颇宜诗者传。
昨来苦风尘,车帷曾未搴。
今日策马度,景物看暄妍。
绯桃花已开,绛杏蕾早嫣。
韶令与行人,争进无留延。
几曾飞落英,胡至武陵源。
即景有会心,稍为停吟鞭。
十里园
高唐北十里,厥有十里园。
一例村社中,名幽地较偏。
绿树围郭外,新水流门前。
场圃筑于旁,菜畦开其边。
讵夸亭台丽,而于农桑便。
想有幽人居,颇宜诗者传。
昨来苦风尘,车帷曾未搴。
今日策马度,景物看暄妍。
绯桃花已开,绛杏蕾早嫣。
韶令与行人,争进无留延。
几曾飞落英,胡至武陵源。
即景有会心,稍为停吟鞭。
【注释】
1、高唐:指《高唐赋》中的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故事。
2、十里园:指在高唐北十里的园林。
3、一例:一律,一样。
4、村社:农村基层政权组织。
5、绿树:指园内的树木。
6、郭外:城郭之外。
7、场圃:土地。
8、菜畦:田间的沟渠。
9、讵(jù):岂,难道。
10、亭台:古代供人们休息游玩的建筑物。
11、武陵源:指《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世外桃源。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游览高唐园林之时。首四句写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高唐”是汉赋家张衡的名篇,其中描述了楚襄王与山鬼相恋的故事。诗以“高唐北十里”开篇,点出地点,又以“厥有”“其一例”等语说明此地与一般地方不同,是一处“幽地”。次八句具体描绘了园中景色:“绿树环郭,新水流门”,写出了园内环境之优美;“场圃筑于旁,菜畦开其边”,表明这里是农民耕作之地;“讵夸亭台丽,而于农桑便”,则表达了作者对园中景色的赞美之情;“想有幽人居,颇宜诗者传”,暗示诗人自己将在此留下诗篇,可见他对此地的喜爱。最后六句是诗人游览后的感慨。前两句回忆了前一日的风尘仆仆,后两句则是今日下午的愉快心情。“绯桃花已开,绛杏蕾早嫣”,“春色”盎然,“韶令”(美好的时节)与“行人”(作者自己)相逢,不禁喜形于色,因而“停吟鞭”。
此诗描写了高唐北十里的园林,从地理位置到环境特点再到作者的感受,层层深入,结构严谨。全诗以“高唐北十里”开头,然后依次介绍园林的具体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园中所特有的景观。通过这些具体的描写,展示了园中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