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无明月,明月山中好。
春宵澹沲时,流光入怀抱。
云容自卷舒,山色增窈窕。
印波醒潜鱼,隔林隐宿鸟。
如挹玉壶寒,不输秋魄皓。
托好惬静因,澄观切清颢。
月
何处无明月,明月山中好。
春宵澹沲时,流光入怀抱。
云容自卷舒,山色增窈窕。
印波醒潜鱼,隔林隐宿鸟。
如挹玉壶寒,不输秋魄皓。
托好惬静因,澄观切清颢。
注释:
- 何处无明月:意思是说,无论在哪里都有月亮。
- 明月山中好:在山里看到明月,感觉很好。
- 春宵澹沲时:春天夜晚,月光清澈明亮。
- 流光入怀抱:月光洒满大地,如同流光溢彩。
- 云容自卷舒:云彩随风舒展开来。
- 山色增窈窕:山的颜色变得更加深邃。
- 印波醒潜鱼:月亮的倒影映照在水波上,惊醒了水中的鱼儿。
- 隔林隐宿鸟:鸟儿躲在树林里,仿佛被月光覆盖。
- 如挹玉壶寒:好像斟满了晶莹剔透的玉壶中的冷气。
- 不输秋魄皓:一点也不比秋天的月亮逊色。
- 托好惬静因:寄托了我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 澄观切清颢:清澈地观察,感受到天空的清朗。
赏析:
这首诗以“月”为主题,通过描绘月夜下的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首句“何处无明月”直接点明了月之无处不在,第二句“明月山中好”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赏月的独特体验和美好情感。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流光入怀抱”、“云容自卷舒”、“山色增窈窕”等描绘,生动地展示了月夜的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面之中。而“印波醒潜鱼”、“隔林隐宿鸟”则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和宁静。最后两句“如挹玉壶寒”、“不输秋魄皓”,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