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叔夜之俦会竹林,风流旷达轻缨簪。
却与渭川增气色,七贤雅号犹蜚今。
七贤往矣惜不见,见此长幅留清阴。
其𢾗其地恰相称,何人百衲诚知音。
拂梢云之独干,似吏部之胸襟。
间枯槎以寒筱,貌河内之渊沉。
苔石烟筠,阿戎可寻。
潇湘秋碧,又如步兵放荡不可以礼数而相禁。
睹琅玕兮晴翠,则又竿标犊鼻挹仲容之遐心。
漱秋厓之万玉,邈广陵之鼓琴。
独爱露梢晓滴处,伯伦醉倒恍闻酒气衫袖酣淋淋。
遂使山阳逸侣开生面,不教淇澳君子萧条寂寞冷风凄雨空荒浔。
明窗展卷默有会,日与前贤相酌斟。
这是一首赞美元人君子林的诗,通过对林景的描写和对其特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人以“风流旷达轻缨簪”开篇,描绘出元人君子林中人物的风采。这里的“轻缨簪”象征着他们的洒脱和从容,与竹林七贤的雅号相呼应。
诗人通过“却与渭川增气色,七贤雅号犹蜚今”两句,表达了元人君子林给渭川增添了新的风采,同时也继承了七贤的遗风。这里的“渭川”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蜚今”则意味着这些遗风仍然在今天继续流传。
诗人以“七贤往矣惜不见,见此长幅留清阴”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七贤的怀念之情。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通过欣赏元人君子林,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风采。
诗人以“其𢾗其地恰相称,何人百衲诚知音”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元人君子林的美景。这里的“其𢾗其地”指的是元人君子林的位置和环境,而“百衲”则是指各种不同材质的布料拼凑而成的衣物。这里的“知音”则表示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的人。
诗人以“拂梢云之独干,似吏部之胸襟”两句,表达了对林中树木的赞美。这里的“拂梢云之独干”指的是林中的一棵大树,而“吏部之胸襟”则表示这棵大树的胸襟广阔,能够容纳万物。
诗人以“间枯槎以寒筱,貌河内之渊沉”两句,表达了对林中景物的独特描绘。这里的“枯槎”、“寒筱”都是形容林中景色的特点,而“河内之渊沉”则表示这些景色深不可测,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诗人以“苔石烟筠,阿戎可寻”两句,表达了对林中苔石和烟竹的赞美。这里的“阿戎”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而“可寻”则表示这些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容易被找到。
诗人以“潇湘秋碧,又如步兵放荡不可以礼数而相禁”两句,表达了对潇湘秋色的赞赏。这里的“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水两个湖泊,而“步兵”则是古代的一个文学流派。这里的“放荡不可以礼数而相禁”则表示这种景色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诗人以“睹琅玕兮晴翠,则又竿标犊鼻挹仲容之遐心”两句,表达了对琅玕树的欣赏。这里的“琅玕”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而“竿标犊鼻挹仲容之遐心”则表示通过观赏这棵琅玕树,我们可以感受到仲容的心情。
诗人以“漱秋厓之万玉,邈广陵之鼓琴”两句,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这里的“漱秋厓”指的是漱石潭,而“万玉”则表示潭中有无数的石头。这里的“广陵之鼓琴”则表示这种景色令人陶醉,如同听广陵的鼓琴。
诗人以“独爱露梢晓滴处,伯伦醉倒恍闻酒气衫袖酣淋淋”两句,表达了对露梢处的赞美。这里的“伯伦”是古时候的一位隐士,而“醉倒恍闻酒气衫袖酣淋淋”则表示在这种景色下,我仿佛听到了酒气,感到无比畅快。
诗人以“遂使山阳逸侣开生面,不教淇澳君子萧条寂寞冷风凄雨空荒浔”两句,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这里的“山阳逸侣”指的是古代的隐士们,而“淇澳君子”则是淇水的边地君子。这里的“开生面”表示这些人带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使得淇水的边地不再寂寞和冷清。
这首诗通过对元人君子林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友情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对林景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