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宜高地,雨少亦宜低。
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
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
休徵讵予致,嘉贶自天垂。
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

【注释】

自西海泛舟进宫见岸傍禾黍油然喜而有作二首 其二:雨多宜高地,雨少亦宜低。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休征讵予致,嘉贶自天垂。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

【赏析】

《自西海泛舟进宫见岸傍禾黍油然喜而有作二首》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前两句说雨水适宜于高地,也适宜于低地,这两句是写自然现象;后四句则说何幸今年雨水充沛,使高低的庄稼都获得好收成,但又不能沾湿朝廷的辅佐大臣和边疆地区,这是写政治现象。整首诗语言朴实,含义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自西海泛舟进宫”四句:从诗题看,王维是在奉诏回长安途中经过渭水一带时有感而作的。“自西海泛舟进宫”,指诗人由西海(陕西凤翔)乘舟进长安。“见岸傍禾黍油然喜”是说诗人看到两岸稻田里长势很好的庄稼,心中感到高兴。这一句既写了诗人在旅途中见到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又写出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油然喜”三字,用得贴切形象,生动传神,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有作”即作诗,“二首”是指前面所举的两句为第一首,以下为第二首。“何幸”即庆幸、幸运。这两句的意思是:今天天气很好,雨水适宜于高地,也适宜于低地,多么值得庆幸啊!这里诗人用两个“何幸”字表现了他对这种良好气候的惊喜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这种气象变化的重视。

“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两句:这两句是说雨水充足,使高下田亩都获得好收成,但又不能沾湿朝廷的辅佐大臣和边疆地区。“不宁”是不安之意。这里指雨水过多,不能及时灌溉田地,使农作物减产,造成人民的苦难。“沾”就是“浸”,“近辅”指京城附近的地区。《诗经·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畿之地就是天子直接管辖的疆域,也就是辅佐大臣所在的地区。“达远陲”是说雨水充足,能使远近的庄稼都获得好收成,使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休徵讵予致,嘉贶自天垂”两句:这两句的意思是:美好的征兆哪是我造成的呢?这是上天给予恩赐啊。这四句是诗人对这次降雨表示由衷的喜悦。“休徵”是吉祥的征兆;“嘉贶”是美物或好运气,这里指丰年。“讵”同“岂”,“庸”通“庸”,“焉能”。这几句诗表面上说的是雨水好,实际上却是诗人对这次降雨表示由衷的喜悦。

“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两句:这两句是说不敢因为自己的心情放松警惕,懈怠自省。“敬心”指谨慎小心的心情,“敬怠”指懈怠、不谨慎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诗人谨言慎行,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懈怠自省。这几句诗表面意思是说自己要警惕、勤勉、谦虚自持,实际上则是诗人对这次降雨表示由衷喜悦的心情。

这首诗以“雨”为题,实际写的却是“旱情”。“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两句写“旱情”,说明今年雨水好,使上下田亩都得到滋润,但也不能沾湿朝廷辅佐大臣和边疆地区。最后两句说不敢因为自己心情放松警惕,懈怠自省,实际上是诗人对这次降雨表示由衷的喜悦心情。全诗写得平实无华,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