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泉界崇山,远籁荡平楚。
其鸣虽不同,一一中琴谱。
幽人默而识,会在忘言所。
借问达者谁,应是黄绮侣。
【注释】
飞泉界崇山,远籁荡平楚。
其鸣虽不同,一一中琴谱。
幽人默而识,会在忘言所。
借问达者谁,应是黄绮侣。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画面上展现的是一座高山,山上有座古庙,庙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飞泉);庙旁有一棵松树(远籁)。
“飞泉界崇山”:飞泉流过崇山峻岭之间。“界”字点出山高水长,泉水从高处流来,声在谷底回响。
“其鸣虽不同,一一中琴谱”:那山中传来的鸟鸣声虽然各具特色,但每一种鸟的鸣叫声都如同美妙动听的乐曲,令人心旷神怡。“中琴谱”:与音乐中的音律相吻合。这里把鸟的鸣声比作美妙动听的音乐一样。
“幽人默而识,会在忘言所”:幽居的人静静地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默默地感受着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他通过聆听,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和韵味,从而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忘言的境界。
“借问达者谁,应是黄绮侣”:请问那位能与自然相通的人是谁呢?应该是黄绮这样的隐士。这里的“达者”指的是能够与自然相通的人,他们能够深入自然,领略自然的真谛。而“黄绮侣”则是指那些与自然相通、与隐士结伴而行的人。他们共同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心灵相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