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攫醳解琴意,七弦挂壁何不可。
晖十有三丁晨星,导和理性图书左。
湘江夜月来水仙,窗映飘萧绿阴锁。
何须鸣玉觅金儒,爱渠亦复周旋我。
【译文】
我不懂弹琴解酒意,把七弦挂在墙上有何不可。
湘江边夜半的明月照来了水仙,窗前飘摇的绿阴锁住了幽思。
何必去鸣玉招金儒,喜欢他也会来陪我玩。
【注释】
- 四琴:指《潇湘琴书图》中的“潇湘”二琴、“春云”一琴和“秋月”一琴。
- 瀛台:汉武帝所建,又名蓬莱宫。
- 补桐:用桐木制作乐器,故名“补桐”。
- 书屋:指藏书处。
- 老桐:指补桐。因年久失修而枯死。
- 因循:拘泥,墨守陈规。
- 复:又,再。
- 惜其材制:珍惜它的材料和结构。
- 锡名:给琴上刻上名称(如“潇湘”、“春云”、“秋月”等)。
- 晖十有三:指作者年已三十三岁。
- 丁晨星:指日出。
- 导和理:指导调和阴阳之理。
- 图书左:指书籍在左侧。
- 爱渠亦复周周旋:喜爱它,也来陪我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四弦琴》。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夜晚景象,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音乐、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中描述了湘江边的美景。月光下的湘江显得格外美丽,水面上的倒影仿佛是飘萧的绿色树叶,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种美景让作者想起了水仙,水仙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娇艳,给夜晚带来了生机。
诗中提到了“何须鸣玉觅金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音乐的理解。他认为音乐并不一定要追求华丽和高雅,只要有感情和意境,就能打动人心。这种理解体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独特见解。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简单和自然才是最美好的。他喜欢那些懂得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们,因为他们能够带给自己欢乐和满足感。这种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