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汤茫不可极,有山三点突焦墨。
齐人掔腕徒相忆,中多不死森森植。
不为爨下为牖北,无弦亦可鸣以默。
静好天然中绳尺,凤嗉玉轸太古式。
偈演无生仙籁畟,比邱得道山叟寂。
补桐主人馀结习,枯荣入目迷五色。

【注释】瀛台:指汉武帝的上林苑。补桐:指制作琴的桐木。诗屋:即琴室,藏琴之处。所馀:剩下来的。老桐:指制作琴的桐木。因循:指人做事不积极。复枯:又枯萎了。惜其材制为四琴:珍惜剩下的材料制作成四只琴。各锡之名:给它们分别取名。而题以诗:于是写了一首诗。其一:第一首。弱水汤茫不可极,有山三点突焦墨。弱水:指弱水流,即银河。汤茫:水气茫茫,无边无际。三点:形容山峰的形状。焦墨:用浓重的黑色来描绘。齐人:指齐桓公(公元前651~前490),春秋五霸之一。掔腕徒相忆:用手抓住手腕,徒然地相互怀念。中多不死森森植:其中有许多不死的树木。中,通“空”,中间。森森,形容树木茂密。不死:长生不老。不为爨下为牖北:不是在灶边烧火做饭,而是在北面窗前弹奏琴弦。爨,同“餐”,炊事,这里指烧火做饭。牖北,即北窗下,指清幽静谧的环境。无弦亦可鸣以默:没有琴弦也能演奏出声音来。默,沉默无声。静好天然中绳尺:在宁静中自有规矩和准则。静好,安静美好。天然,自然形成的。中绳尺,符合规律。凤嗉玉轸太古式:凤凰嘴里衔着的玉制的琴轴,是上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形式。太古,上古时代。偈演无生仙籁畟,比邱得道山叟寂:用偈文演绎出一种超脱生死、超凡入圣的境界,比丘得到道后山林中的老人也显得十分宁静安详。偈演,佛家语,即佛经中的偈颂。无生,超脱生死。畟,同“韵”,韵律。比邱,佛教名词,梵语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愿为众生”的菩萨。得道,悟道。山叟,山林中的隐士。

赏析:此诗写琴与禅的结合,把琴声与禅理融于一境中来表达作者的感悟。诗人将音乐与自然景物结合起来,通过描写音乐产生的效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思想,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