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序不相藉,过隙惊羲娥。
未悟赵州柏,安觅鲁阳戈。
几馀聊止静,古井曾不波。
游心竹素园,翘首德行科。
左图而右书,仿佛安乐窝。
因怀子半诗,何殊话禅那。
冬夜遣兴三首 其二
注释:
- 辰序不相藉:星辰运行与时间不同步。
- 过隙:指时间飞逝。
- 羲娥:即月,古人以“羲”为日名,以“娥”为月名。
- 赵州柏:传说中的神仙之物,据说能使人长寿。
- 鲁阳戈:传说中的神兵,可以挡住日光。
- 几馀聊止静:在闲暇之余,暂且让心灵静下来。
- 古井:指心境如古井般清澈。
- 游心竹素园:在竹林中游览思考。
- 翘首德行科:仰望德行之科,比喻追求高尚的道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冬夜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星空、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联“辰序不相藉,过隙惊羲娥。”描绘了时间与星辰的同步性,以及时间的短暂和无情。这里的“羲娥”分别指太阳和月亮,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白天与夜晚,暗示了生命的更迭和无常。
颔联“未悟赵州柏,安觅鲁阳戈。”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永恒境界的思考。这里的“赵州柏”和“鲁阳戈”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话物品,象征着超凡脱俗和永恒的力量。诗人表示在短暂的人生中,无法找到真正能够带来永恒的东西。
颈联“几馀聊止静,古井曾不波。”描述了诗人在宁静中寻找心灵的平静。这里的“古井”象征着心灵的深渊,而“波”则意味着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尾联“游心竹素园,翘首德行科。”则是诗人对于道德追求的表达。这里的“竹素园”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竹林,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德行科”则是指道德学问的殿堂。诗人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像竹子一样坚韧,追求高尚的道德学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道德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篇关于人生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