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疏柳枝,嘒嘒残阳暮。
声微渐怯风,翅弱难禁露。
中郎不能辨,士龙差可赋。
度窗引诗思,傍岸迟人步。
惜时尔应切,喻言余所惧。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萧萧疏柳枝,嘒嘒残阳暮

  • 解释: 秋风中稀疏的柳树枝条随风摇曳,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地面上。
  • 赏析: 通过“萧萧”和“嘒嘒”形容风声和鸟鸣,营造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清的秋日氛围。”疏柳枝”与”残阳暮”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从生机勃勃到落日余辉的变化。

2. 声微渐怯风,翅弱难禁露

  • 解释: 蝉的鸣声微弱,似乎在秋风中感到害怕,翅膀无力抵御露水。
  • 赏析: “声微渐怯风”描绘了蝉在秋风中的脆弱状态,”翼弱难禁露”则形象地表达了蝉在夜晚难以承受露水的侵袭。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中的紧迫感,也增加了对蝉命运的同情。

3. 中郎不能辨,士龙差可赋

  • 解释: 即使是像司马相如(中郎)这样的才子,也难以分辨这细微的声音;而像潘岳(士龙)那样的人,勉强可以写下这样的诗歌。
  • 赏析: 通过提到两位著名的文人无法分辨蝉鸣,既显示了蝉声之微小,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声的高超感知能力。同时,这也是诗人自谦的表现,强调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4. 度窗引诗思,傍岸迟人步

  • 解释: 诗人通过窗户引入了诗的意境,而在岸边慢步行走时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 赏析: 这部分描述了诗人如何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结合起来,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度窗”与“傍岸”的动作,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环境的深刻感悟和体验。

5. 惜时尔应切,喻言余所惧

  • 解释: 珍惜时间是如此紧迫的事情,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恐惧。
  • 赏析: 这里的“惜时”,既是对时间的珍视,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宝贵。通过比喻“喻言余所惧”,诗人表达了对未知或即将到来的风险的担忧和恐惧,使得整首诗的情绪更加沉重。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