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泛重阿,乔柯幕憩榭。
牝壑既虚寂,细瀑时淙泻。
瑟瑟竹籁秋,亭亭松月夜。
对此少淹留,安知岁月流。
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
【注释】
《圆明园四十景》是清代诗人徐元霖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色,其中第四十景是“洞天深处”。下面是逐句释义:
- 幽兰泛重阿,乔柯幕憩榭。
幽兰花开在浓密的花丛中,高大的树木像帐篷一样遮蔽着凉台。
- 牝壑既虚寂,细瀑时淙泻。
深长的山谷既空寂又宁静,细小的瀑布不时地流淌。
- 瑟瑟竹籁秋,亭亭松月夜。
秋天的竹林发出瑟瑟的声音,松树在月光下显得亭亭玉立。
- 对此少淹留,安知岁月流?
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很少,怎么知道时间的流逝呢?
- 愿为君子儒,不作逍遥游。
希望成为品德高尚的君子儒者,不要追求那种无拘无束的悠闲生活。
【赏析】
《圆明园四十景》是一首描绘圆明园美景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圆明园中不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和丰富的内涵。
诗人以“幽兰泛重阿,乔柯幕憩榭。”开始描写了圆明园内幽静雅致的景致。这里的“幽兰”指的是兰花,象征着高洁、清雅的品质;“重阿”则形容了树木繁茂、枝叶交错的景象。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乔木如帐篷般遮蔽凉台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牝壑既虚寂,细瀑时淙泻。”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圆明园中的自然风光。其中,“牝壑”是指深邃的山谷,“虚寂”则表示寂静而空旷的状态;“细瀑”则描述了细碎的水流声。这些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诗人以“瑟瑟竹籁秋,亭亭松月夜。”收尾,再次强调了圆明园的自然之美。这里的“竹籁”指的是风吹竹子发出的响声,给人以清幽之感;而“亭亭松月夜”则描绘了松树在月光下的优美姿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圆明园的自然之美,还传递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圆明园中不同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景象和丰富的内涵。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圆明园之中,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