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雀噪庭树,不为无人止。
杂英艳藓阶,似为客添喜。
声色本如是,非彼亦非此。
婆须正闹时,天龙惟一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杂律诗·四十二首》,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野雀噪庭树,不为无人止。
【注释】野雀在庭院树上鸣叫,不是因为没有人在那里。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观察野雀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野雀在庭院树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人为干扰,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一种朴素、自然的美。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杂英艳藓阶,似为客添喜。
【注释】五彩斑斓的野花点缀着台阶,似乎给来访的客人带来了欢乐。
【赏析】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观,通过对比野花的色彩与客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与客人共享这些美景的愿望。声色本如是,非彼亦非此。
【注释】自然界的声音和色彩本来就是这样,不是别人所说的那样,也不是自己认为的那样。
【赏析】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通过比喻,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追求真实,不拘泥于形式和观念。婆须正闹时,天龙惟一指。
【注释】正当热闹时,只有天上的龙才能指引方向。
【赏析】最后两句诗中,“婆须”可能是“繁星”的意思,意味着天空中繁星点点,星光璀璨;而“天龙”则暗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它是天帝的使者,可以辨别方向。整句话的意思是在繁星灿烂的夜空下,唯有北斗七星能够指引航行的方向,象征着在复杂纷繁的环境中,依然能够找到正确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声音、色彩等感官体验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声色本质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