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聿云暮晷渐长,郁仪驭日行北方。
大傩逐疫掌方相,蒙熊涂面朱衣裳。
百廿侲子其盾扬,桃弧棘矢剑戟枪。
鼓以大鼗声彭彭,茅鞭倒拽炬火煌。
镂锼狰貌凛如霜,食咎食梦鬼为粮。
赫然一怒魑魅藏,迎新逐衰受天庆,春满皇都来百祥。
这首诗是《驱傩行》,作者不详,内容描述了驱傩的习俗和场景。以下是逐句释义:
岁聿云暮晷渐长,郁仪驭日行北方。
岁聿云暮晷渐长,意思是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日头渐渐向南方移动。这句话描述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岁星运行”现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大傩逐疫掌方相,蒙熊涂面朱衣裳。
大傩逐疫掌方相,意思是举行大傩时有方相氏(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灵)来驱赶瘟疫。蒙熊涂面朱衣裳,意思是方相氏身穿熊皮衣服,脸上涂抹着朱红色,这是古代巫术活动中常用的形象化表现手法。
百廿侲子其盾扬,桃弧棘矢剑戟枪。
百廿侲子其盾扬,意思是有一百二十个小孩手持盾牌在场上表演。桃弧棘矢剑戟枪,指的是这些小孩子手中拿着的道具,包括桃木弓箭、荆棘箭、剑、戟等。
鼓以大鼗声彭彭,茅鞭倒拽炬火煌。
鼓以大鼗声彭彭,意思是用大鼓敲击发出声音,像是雷鸣般震耳欲聋。茅鞭倒拽炬火煌,意思是用茅草作为鞭子倒挂起来,火炬燃烧得非常明亮。
镂锼狰貌凛如霜,食咎食梦鬼为粮。
镂锼狰貌凛如霜,意思是通过雕刻和打磨,使神怪的形象显得如同寒霜一般冷酷。食咎食梦鬼为粮,意思是这些神怪的形象被当作祭祀用的供品。
赫然一怒魑魅藏,迎新逐衰受天庆,春满皇都来百祥。
赫然一怒魑魅藏,意思是突然一声怒吼,使得妖魔鬼怪无处可逃。迎新逐衰受天庆,意思是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求吉祥如意。春满皇都来百祥,意思是春天降临,皇城里充满了喜气和福运,带来了各种吉祥的事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傩(nuó)文化,即驱邪避疫的祭祀活动。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神话元素,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和神秘力量的理解与敬畏。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鼓声、火光、神怪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中的“迎新逐衰受天庆”等表达,也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