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万如鸣管,剪绯缬绡千林满。
霜晨丹紫正萧萧,夕阳鸦鹊何纂纂。
却忆三春绿荫浓,一朝萎谢无留踪。
徘徊不为叹摇落,爱看苍翠秋山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落叶”:诗人触景生情,想到秋天的落叶,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西风吹万如鸣管,剪绯缬(xié)绡千林满”,西风萧瑟,吹动落叶,像无数乐器奏响悲壮的乐章;深林之中,红叶满地,犹如彩绸锦缎被剪裁得一地都是,一片片红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霜晨丹紫正萧萧,夕阳鸦鹊何纂纂”,清晨霜气凝成紫色,一片肃杀之气;日落时,乌鸦归巢,一群群聒噪不停。“却忆三春绿荫浓,一朝萎谢无留踪”,回想春天绿树茂盛,如今只剩下一片枯枝败叶,一切都已消失殆尽。“徘徊不为叹摇落,爱看苍翠秋山容”,面对凋零的景象,我却不为之叹息,反而喜爱那些苍翠欲滴的秋山。
【答案】
示例:
译文:
秋风扫起落叶纷飞,深林里红叶铺满大地如同锦绣。
清晨霜气凝成紫色,一片肃杀之气笼罩着大地。
日落时,乌鸦归巢,一群群聒噪不停。
回想起春天绿树茂盛时的景象,如今只剩下一片枯枝败叶,一切都已消失殆尽。
面对凋零的景象,我却不为之叹息,反而喜爱那些苍翠欲滴的秋山。
赏析:“落叶”是这首诗的中心意象。首联写秋风落叶之状,用“万如鸣管”形容落叶之声,用“剪绯缬绡千林满”形容落叶之态。“却忆三春绿荫浓”一句,诗人将落叶比作“三春绿荫”,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发景象的回忆与怀念。“萧条”二字概括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第二联写秋天的景色。上句写深林中的红叶在秋风中飘落;下句写日落时分的乌鸦归巢,聒噪不止。这两句诗通过视觉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特征。
第三联写诗人对落叶的态度。面对凋零、飘散的景象,诗人没有感到悲哀,反而觉得可爱,他喜欢那些苍翠欲滴的秋山。诗人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因为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规律。
第四联写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面对凋零的景象,诗人不为之叹息,反而喜欢那种苍翠欲滴的秋山,这是因为他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规律,所以诗人并不为季节的变化而忧伤,而是欣赏秋天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