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松柏有本性,经春不荣冬不凋。
此木亦被松之名,当秋叶落何刁刁。
凌空足有偃盖枝,讵无盘屈傲霜条。
或云塞外节候殊,千林陨萚秋寂寥。
严寒栗烈异徂徕,故应落叶纷萧萧。
我闻此语增叹息,古来志士不易掺。
因地寒暖变节槩,苍松何以殊蓬蒿。
此木非松冒松名,千秋定论应难逃。

这首诗是唐代李颀的《古从军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塞外落叶松歌
我听说松柏有本性,春天不茂盛,秋天也不凋零。
这棵松树也被称为松树,当它秋天叶子落下时,为什么显得那么萧条。
它在空中足有高高的枝干,难道没有弯曲曲折、傲视霜雪的枝条吗?
有人说塞外的气候与其他地方不同,满山遍野的树木在秋天都显得寂寞无光。
严寒使得人们感到寒冷刺骨,因此应该使树叶纷纷飘落,一片萧瑟。
我听了这番话更加叹息,自古以来的英雄之士并不容易改变他们的志向。
由于地域的冷暖变化着节令的风貌,苍松又怎能与蓬蒿相比呢?
这棵松树并不是因为松树的名字而叫松树,千年的定论不应该逃避。

译文:
我听闻松柏有其本性,春日不繁花,秋风亦不凋谢。
此木亦称之松名,当秋叶落时又何其萧条。
凌空之树枝干如盖,岂不也有盘曲屈曲,傲视严霜之条。
或云塞外节候异于他处,满目皆是秋林落叶,一片凄凉。
严寒之中使人颤抖,故应让落叶纷纷飘落,一片萧索。
我听闻此言更加叹息,自古英雄志士难以更改其心志。
因地之寒暖变化着节令风貌,苍松又怎能与之比肩。
此木非松却名为松,千秋定论不应逃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塞外秋景图,通过对比松柏的坚韧不拔和落叶的衰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和感受,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