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夜昭云汉,凌晨步石逵。
祈恩先责已,利物匪求私。
夏节虽迟日,春膏已过期。
何能诿惯见,更觉切焦思。
翘企慈云布,颙希德雨施。
协时惭抱蜀,矜惴寸心知。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一个特定的节日或仪式中,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情感的观察与思考。下面分别对每一联进行解读:
- 问夜昭云汉,凌晨步石逵:
- 诗句“问夜昭云汉”中的“昭”可以理解为明亮的月光,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
- “凌晨步石逵”中的“凌晨”指的是清晨,而“步石逵”可能是指沿着石头铺设的道路行走。
- 整体来看,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沿着石头路行走的情景,可能是为了某种仪式或活动。
- 祈恩先责已,利物匪求私: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思想,即他先自省自己的过错,不追求私利。
- 关键词“责己”意味着自我反省,而“非求私”则强调了无私的动机。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公正、无私的追求。
- 夏节虽迟日,春膏已过期:
- 这里的“夏节”指的是夏季的节日,而“迟日”可能是指太阳晚升。
- “春膏”通常指的是春天的雨水或阳光,而“过期”则表示时间已经到了。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和时间的感慨。
- 何能诿惯见,更觉切焦思: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以及由此引发的焦虑感。
- “诿惯见”意为推卸责任或习惯地认为某事会发生,而“切焦思”则表示深深的焦虑和担忧。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不足的认识以及对可能发生问题的担忧。
- 翘企慈云布,颙希德雨施:
-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的场景,期待着仁慈的云彩降临。
- “翘企”意为仰望,而“颙希”则表达了渴望和期盼。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和向往。
- 协时惭抱蜀,矜惴寸心知:
- 这里的“协时”可能是指顺应时代或时节的意思。
- “抱蜀”可能是指抱着蜀地(古代地名)的意思,也可能只是形容诗人的怀抱。
- “矜惴”意为自我怜悯或忧虑。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个人品质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公正、无私、谦逊等价值观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