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逾老上,五月定伊犁。
尽抚准噶尔,生擒达瓦齐。
成功真太速,居盛戒无倪。
天道满招损,人情利致迷。
樊崇降顿悔,哱拜志全携。
狼子心终野,鹰雏饱不栖。
伤心缘失楚,嫌畏已连氐。
乌合知难固,蛮封况各提。
王师因示讨,义问岂应稽。
念彼荷戈者,仍吟击鼓兮。
雪山经岨峿,铁甲卧寒凄。
为此心常恻,宁能乐独禔。
驰书怜驿马,问夜达晨鸡。
露布重殷伫,永清绥狄鞮。
我们来看第一联:“千军逾老上,五月定伊犁。尽抚准噶尔,生擒达瓦齐。”
- 千军逾老上:形容军队众多。老上,古代对皇帝的美称。这句诗描绘了一支庞大而强大的军队,跨越重重困难,向着目的地进发。
- 五月定伊犁:伊犁,地名,位于中国新疆北部。五月,即农历五月份。这句诗描述了在五月的某个时候,这支军队成功地平定了伊犁地区。
- 尽抚准噶尔:尽,完全、彻底的意思。抚,安抚、安定的意思。准噶尔,地名,位于中国新疆西北部。这句诗表达了这支军队已经完全安抚了当地的居民和统治者,使得他们安居乐业。
- 生擒达瓦齐:生擒,原指活捉敌人,这里指生擒敌方首领或重要人物。达瓦齐,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这句诗描述了这支军队成功地生擒了敌方的重要人物。
接下来是第二联:“成功真太速,居盛戒无倪。天道满招损,人情利致迷。”
- 成功真太速:形容取得胜利的速度非常快。太速,太快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迅速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 居盛戒无倪:居,处于、占据的意思。盛,鼎盛、繁荣的意思。倪,这里可能是一个误植,应为“疑”,意为疑惑、怀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盛世之中可能隐藏的问题或危机的警惕之心。
- 天道满招损:天道,天意、命运的意思。满,满足、充足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即过于满足或充足的命运可能会带来损失或问题。
- 人情利致迷:人情,人性、人情世故的意思。利,利益、诱惑的意思。致迷,导致迷惑、迷失方向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性中的贪欲和利益诱惑可能导致的迷惑和迷失的思考。
然后是第三联:“樊崇降顿悔,哱拜志全携。狼子心终野,鹰雏饱不栖。”
- 樊崇降顿悔:樊崇,古代的一位将军或将领。降,投降的意思。顿,突然、一下子的意思。悔,后悔、懊悔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樊崇在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可能是从战斗转为和平或反思。
- 哱拜志全携:哱拜,古代的一位将领或将领。志全,意志坚定、决心完成的意思。携,携带、携带之意。这句诗描述了哱拜在战争结束后的决心和准备。
- 狼子心终野:狼子,比喻凶猛、残忍的人或事物。心终野,指内心始终如野性般凶猛。这句诗表达了对于某种凶残本性的人或事物的担忧和警惕。
- 鹰雏饱不栖:鹰雏,比喻年轻人或新一代的人才。饱不栖,指饱食终日而不求进取。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现象,即年轻人或新一代人才可能因为安逸的生活而失去了进取心。
接着是第四联:“伤心缘失楚,嫌畏已连氐。乌合知难固,蛮封况各提。”
- 伤心缘失楚:伤心,悲伤、哀伤的感情。缘,缘分、因缘的意思。失楚,失去国家、领土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悲哀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国家的丧失或领土的失去而感到伤心。
- 嫌畏已连氐:嫌,嫌弃、不愿的意思。畏,畏惧、敬畏的意思。已连氐,已经连续多年的意思。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连续多年遭受侵略或压迫的不满和反感。
- 乌合知难固:乌合,比喻临时凑集、没有组织纪律的人马。知难固,知道困难却固守不退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情况,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坚持到底。
- 蛮封况各提:蛮封,指少数民族的领地或政权。况,况且的意思。各提,各自承担、各自处理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少数民族领地或政权的态度,可能是既有认可也有担忧。
然后是第五联:“王师因示讨,义问岂应稽。念彼荷戈者,仍吟击鼓兮。”